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80章 悼王 (3-1)

在商朝“九世之乱”的尾声,阳甲是一位生于王族纷争、承继王朝烂摊子的君主。他在史料与考古遗存中有着清晰的身份标识:《史记·殷本纪》载其“姓子名和”,甲骨文卜辞中记作“象甲”(“象”为其祭祀称号,推测与他统治时期的祭祀活动或图腾象征有关),作为商朝第十八任国君,他的身世直接关联着王族权力斗争的核心——他是商王祖丁的嫡子,后续“中兴之君”盘庚的兄长,同时也是前任君主南庚的堂侄。这份血脉脉络,既让他拥有“父死子继”的继位合法性(其父祖丁为南庚之前的君主),也让他从继位之初就深陷“九世之乱”积累的所有矛盾中。

公元前1248年(按南庚在位六年推算),南庚病逝(或退位),商朝的王位传承再次爆发激烈争夺。此时,王族内部形成两大阵营:一方是“祖丁派”贵族,支持祖丁之子阳甲继位,主张恢复“父死子继”的传统;另一方是“南庚派”贵族,试图拥立南庚的子嗣,延续“兄终弟及”的传承。最终,“祖丁派”贵族凭借在奄地(南庚迁都后的新都,今山东曲阜)积累的势力,击败“南庚派”,将阳甲推上王位。然而,这场胜利并未带来和平——“南庚派”贵族虽暂时蛰伏,却仍在暗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反扑;而阳甲接手的,是一个“内无凝聚力、外无威慑力”的残破王朝。

要理解阳甲的统治困境,必须回溯“九世之乱”的核心脉络。自商王仲丁(商朝第十任君主)以来,商朝的王位传承始终在“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种制度间摇摆,且无明确的优先级规定。这种制度漏洞引发了王族内部的连环争夺:仲丁去世后,其弟外壬继位;外壬去世后,其弟河亶甲继位;河亶甲去世后,其子祖乙继位;祖乙去世后,其子祖辛继位;祖辛去世后,其弟沃甲继位;沃甲去世后,其侄祖丁(祖辛之子)继位;祖丁去世后,其弟南庚(沃甲之子)继位;南庚去世后,其侄阳甲(祖丁之子)继位。短短数代,王位在“父子”“兄弟”“叔侄”间反复流转,每一次传承都伴随血腥的权力斗争。

九代君主的动荡,彻底摧毁了商朝的统治根基。从王室内部来看,王族分支为争夺王位,纷纷拉拢贵族、控制军队,形成一个个“利益集团”。这些集团相互倾轧,不仅在朝堂上对抗,还在地方上割据封地,截留贡赋,甚至私铸青铜兵器,俨然“国中之国”。王室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商王从“天下共主”沦为“派系领袖”,政令仅能在亲信控制的区域推行。

从诸侯关系来看,“诸侯莫朝”成为普遍现象。仲丁至祖乙时期,诸侯虽偶有离心,但仍需依赖商朝的军事保护与经济交流,按时朝贡;而到了阳甲继位时,诸侯们目睹商朝内部的持续动荡,彻底失去敬畏——实力较弱的诸侯选择“中立”,不再朝贡,仅维持表面臣服;实力较强的诸侯(如邳国、大彭国)则趁机扩张,吞并周边弱小方国,甚至与商朝的敌对部落(如东夷、羌)暗中联络;部分与“南庚派”贵族结盟的诸侯,更是直接拒绝承认阳甲的统治,形成“公开对抗”的局面。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所言“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正是对这一时期政治危机的精准概括。

从经济与民生来看,商朝已陷入“全面衰退”。农业上,由于王族争夺与诸侯割据,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失修,多地因战乱导致农民逃亡,大量土地荒芜;粮食产量较祖乙中兴时期下降近五成,都城奄地多次出现“粮荒”,王室不得不通过强制征收诸侯余粮来维持运转。手工业上,青铜铸造、制陶、纺织等核心产业因工匠流失(部分工匠被贵族控制,部分因战乱逃亡)而衰退,王室甚至无法铸造足够的祭祀礼器,只能复用先祖遗留的旧器。商业上,商路因诸侯割据与部落袭扰而中断,从南方运输玉石、从北方运输兽皮的商队几乎绝迹,奄地集市上仅有少量本地农产品交易,商业税收入锐减,王室财政濒临崩溃。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二战新纪史 连载中
二战新纪史
墨澜书生
「非正史,全编,不要信,不要被误导,主写新世纪的非洲战场」在这个新的世界线中,一战时期,各国忙于内战,无暇南望,一位叫张梓涵的中国人前去非洲......
3.3万字10个月前
十六班演绎 连载中
十六班演绎
墨澜书生
(无后宫,无系统,无套路,有穿越,不无脑,半爽文,介意者慎入)初中16班,原本正在上课的全班师生都穿越到了一个封建的异世界,他们虽觉得对方名......
1.9万字10个月前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9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9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