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70章 伊尹放太甲 (4-3)

桐宫并非奢华的宫殿,而是商汤墓地周边的一处简朴居所,由几间茅草屋组成,四周环绕着商汤的陵墓与守墓人的住所。这里没有王宫的恢弘壮丽,没有妃嫔的陪伴,更没有无尽的珍宝与宴饮,只有肃穆的陵墓、寂静的山林以及守墓人单调的生活——这种与王宫截然不同的环境,成为太甲反思悔过的最佳场所。

初到桐宫时,太甲仍带着天子的傲慢,对简陋的居住条件充满不满,甚至拒绝前往商汤墓前祭扫。但守墓人的存在,逐渐改变了他的心态。负责看守商汤陵墓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阿衡,曾是商汤身边的侍从,见证过商汤灭夏建商的全过程。阿衡深知太甲的身份,却并未对他阿谀奉承,而是以“讲述商汤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他反思。

每天清晨,阿衡都会来到太甲的居所,为他讲述商汤的创业经历:“当年夏桀暴虐,百姓流离失所,先王(商汤)身为商族首领,不忍见百姓受苦,遂率领族人起义。那时商族势力弱小,先王与将士们同吃同住,行军时亲自背负粮草,打仗时冲锋在前;为了争取诸侯支持,先王曾三次前往有莘国拜访伊尹,哪怕遭到拒绝也不放弃;灭夏后,先王仍保持简朴作风,王宫用茅草盖顶,衣服缝补后继续穿,甚至亲自到田间耕作,为百姓树立榜样……”阿衡的讲述生动而具体,那些商汤艰苦奋斗、仁德爱民的细节,如同一幅幅画面在太甲眼前展开。

更让太甲震撼的是商汤陵墓的简朴。商汤作为商朝的开国君主,其陵墓仅为一个高约丈余的土丘,墓前没有华丽的石碑,只有几棵松柏与一块刻有“商汤之墓”的简陋石牌;陵墓周边的土地,仍由守墓人耕种,种植的粮食一部分用于祭祀,一部分用于维持守墓人的生活——这与太甲扩建的奢华王宫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次,太甲在阿衡的陪伴下前往商汤墓前,看着简陋的陵墓,又想起自己沉迷享乐、压榨百姓的行为,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阿衡趁机说道:“先王在位时,常说‘天子之责,在于护佑百姓,而非贪图享乐’,如今君上的所作所为,怕是辜负了先王的期望啊。”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刺穿了太甲的傲慢。从那以后,太甲开始主动改变:他每天清晨都会亲自前往商汤墓前祭扫,跪拜时不再敷衍,而是真心缅怀祖父的功绩;他不再抱怨居住条件简陋,而是跟着阿衡学习耕作,亲自到田间播种、除草、收获,体会农民的辛劳;他还关心桐宫周边的百姓,得知附近有一位孤寡老人因无粮过冬,便将自己的口粮分出一半送给老人,甚至亲自为老人修补漏雨的房屋。

在反思过程中,太甲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意识到,君主的权力并非用来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而是用来护佑百姓、治理国家的责任;他明白,商朝的稳定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建立在商汤仁德、大臣辅佐、百姓支持的基础之上,一旦失去民心,王朝便会走向覆灭;他更清楚,伊尹将他流放到桐宫,并非为了夺权,而是为了让他醒悟,保住商汤留下的基业。为了记录自己的反思,太甲还亲手撰写了一篇《太甲训》,在文中写道:“朕昔日失德,沉迷享乐,重赋重役,害苦百姓,此乃大错;今居桐宫,见先王之墓简陋,闻先王之德仁厚,方知君道所在——当以民为本,以祖制为纲,勤勉为政,方能不负天命、不负百姓。”

三年的桐宫生活,彻底改变了太甲。他不再是那个专横奢靡的君主,而是变得谦逊、务实、懂得体恤百姓——这种转变,不仅被阿衡看在眼里,也通过阿衡的汇报,传到了伊尹的耳中。伊尹得知太甲真心悔过,内心十分欣慰,他意识到,太甲已经具备了重新担任君主的资格。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十六班演绎 连载中
十六班演绎
墨澜书生
(无后宫,无系统,无套路,有穿越,不无脑,半爽文,介意者慎入)初中16班,原本正在上课的全班师生都穿越到了一个封建的异世界,他们虽觉得对方名......
1.9万字10个月前
回顾一一历史 连载中
回顾一一历史
明晨舒文或林百川
0.4万字10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连载中
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
拜占庭帝国球
XX五中的初二整个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探索那未知的大航海时代,探索那伟大的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与历史名人、大航海家们、伟大的科学家们......
18.5万字9个月前
抗战:死神降临 连载中
抗战:死神降临
胜利的曙光照耀我中国
十六岁的刘诗涵,本该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嬉笑打闹,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命运之手抛到了1937年的乱世。这个性格火爆、从不服输的少女,还没来......
0.6万字8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