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50章 帝杼拓土 (4-3)

  狐图腾九族的士兵虽擅长水战,却不敌夏朝水师的大舰与甲士,最终全部投降。姒杼擒获了九个部落的首领,并未将其处死,而是召集群首领,向他们宣讲夏朝的历法、礼仪与制度,承诺只要他们臣服夏朝,便保留其部落的自治权,且不征收额外贡赋。九个部落的首领见夏朝国力强盛,且姒杼宽宏大量,纷纷表示愿意臣服,从此成为夏朝的属民。

  降服狐图腾九族后,姒杼继续率军向东推进,直至抵达东海之滨。他登上海边的高地,远眺茫茫大海,心中感慨万千——从夏都斟鄩到东海之滨,夏朝的疆域已扩展至前所未有的范围:西起河南西部,东至东海,北抵河北南部,南达湖北北部,成为当时中国境内最强大的王朝。

  在东征的过程中,一件“祥瑞之事”让姒杼与夏朝军民备受鼓舞——士兵在海边的山林中,捕获了一只“九尾狐”。这只狐狸通体雪白,拖着九条蓬松的尾巴,眼神灵动,模样奇异。士兵们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动物,立刻将其献给姒杼。

  姒杼见到九尾狐后,又惊又喜。他曾在夏朝的典籍中读到,九尾狐是上古时期的瑞兽,最早记载于《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者不蛊。”在先秦时期的观念中,九尾狐象征着“王者兴,子孙旺”,只有贤明的君主统治时期,才会出现。更让姒杼感到振奋的是,九尾狐还与夏朝的先祖大禹有关——据《吴越春秋》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在涂山遇见一只九尾白狐,随后娶了涂山氏女娇为妻,最终治水成功,奠定了夏朝的基业。

  如今,九尾狐出现在自己东征的途中,在姒杼看来,这不仅是上天对自己统治的肯定,更是先祖大禹在天之灵的保佑,预示着夏朝将长治久安、子孙兴旺。他下令将九尾狐妥善饲养,每日亲自探望,并向全军宣告:“九尾狐现,乃夏朝兴盛之兆!我等必不负天意,让夏朝的荣光传遍天下!”消息传回夏都,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对姒杼的敬仰之情更甚,夏朝的民心也因此更加稳固。

  姒杼征服东夷后,并未沉溺于军事胜利,而是将重心转向内政与文化融合,力求让夏朝在“武功”之外,实现“文治”的繁荣。

  在政治上,姒杼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他将征服的东夷地区划分为多个“方国”,任命夏朝的贵族或臣服的东夷部落首领为方国的“君长”,并规定君长需定期向夏都朝贡、汇报政务,且其军队需听从夏王调遣。同时,他完善了夏朝的官制,设立“司徒”(负责民政)、“司马”(负责军事)、“司空”(负责工程)等官职,明确各官职的职责,提高行政效率。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叛乱,姒杼还在东夷地区设立“牧”(相当于地方军事长官),派遣精锐部队驻守,确保对东夷地区的有效控制。

  在经济上,姒杼重视农耕与手工业发展。他将大禹时期的水利技术推广到东夷地区,组织百姓修建灌溉渠道,开垦沿海的荒地,使东夷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他鼓励东夷部落的工匠与夏朝工匠交流,学习青铜冶炼、制陶、纺织等技术——东夷部落擅长制作玉器与木器,夏朝工匠则擅长青铜冶炼,两者的融合,使得夏朝的手工业水平显著提升,青铜礼器、玉器饰品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不仅满足了贵族的需求,还通过贸易传播到周边部落,提升了夏朝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

  在文化上,姒杼推动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融合。他允许东夷部落保留自己的祭祀习俗与图腾崇拜(如狐图腾、鸟图腾等),同时也将夏朝的历法(《夏小正》)、礼仪(如祭祀天地、先祖的仪式)推广到东夷地区。他还在夏都与东夷的重要城市设立“校”(早期学校),教授夏朝的文字与典籍,培养兼具夏、夷文化素养的人才。这种文化上的包容与融合,不仅消除了夏、夷之间的隔阂,还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早期文化,为后世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二战新纪史 连载中
二战新纪史
墨澜书生
「非正史,全编,不要信,不要被误导,主写新世纪的非洲战场」在这个新的世界线中,一战时期,各国忙于内战,无暇南望,一位叫张梓涵的中国人前去非洲......
3.3万字10个月前
风萧亦寒(姒黎) 连载中
风萧亦寒(姒黎)
鸢尾亦姒黎
女性不比男性差,华夏将永远昌平
0.1万字9个月前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连载中
朱雄英重生之洪武凤云
璟雅阁
2.6万字9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