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41章 黄帝子嗣及葬地 (2-2)

  后来,昌意迎娶了蜀山氏之女昌仆。昌仆与嫘祖一样聪慧能干,她带来了蜀山的药材知识,教弱水百姓辨识草药、治疗伤病,夫妻二人携手共治,让弱水之地愈发兴旺。不久后,他们生下了儿子高阳,也就是后来的帝颛顼。高阳自幼在祖父母与父母的教导下长大,既学得了我的果敢,也继承了昌意的沉稳,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悲悯之心。他十几岁时便随父亲巡查部落,看到贫困的人家会主动分出自家的粮食,遇到争执的族人会耐心调解,那时我便知道,这个孙儿将来定能成大事。

  世人对我的女儿女魃,多有“旱神”的传说,却少有人知她背后的牺牲。

  女魃生来便与常人不同,她体内似乎藏着一股特殊的力量,能驱散雨水、烘干潮湿。当年我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时,蚩尤请来风伯雨师,降下连日暴雨,洪水淹没了我们的营地,士兵们士气大落。就在危急关头,女魃主动站了出来,她说:“父亲,让我去前线,我能驱散雨水。”我起初不愿让女儿涉险,可女魃却坚定地说:“部族安危重于一切,女儿何惧!”

  到了前线,女魃站在营地高处,体内的力量渐渐释放——原本倾盆的暴雨慢慢变小,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我们的士兵见状士气大振,最终击败了蚩尤。

  可这场战斗也让女魃付出了代价,她体内的力量再也无法收回,走到哪里,哪里便会干旱。为了不影响百姓,女魃主动选择去往北方的沙漠之地,独自生活。我虽心疼女儿,却也明白她的选择——这便是轩辕氏的担当,为了天下苍生,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国语》中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这并非简单的血脉记录,而是华夏部族融合的见证。那时各部族林立,为了让不同部落凝聚成一个整体,我将儿子们分封到各地,让他们以封地为姓,或与当地部落联姻,将轩辕氏的文明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

  姬、酉、祺、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这十二个姓氏,如同十二根脉络,将分散的部落串联起来。其中玄嚣与苍林因一直跟随在我身边,传承了轩辕氏的核心血脉,故仍以“姬”为姓。这些姓氏背后,是一个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人族从分散走向团结的缩影。他们带着农耕、医药、文字、历法的技艺,在各自的封地上繁衍生息,让华夏文明的版图不断扩大。

  岁月流逝,当我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心中并无遗憾。我被安葬在桥山,那里山势平缓,松柏苍苍,山下有清澈的溪流环绕,正如我一生追求的“宁静祥和”。百姓们为了纪念我,在桥山种满了柏树,说柏树四季常青,如同我的精神永远陪伴着他们。

  而我的遗志,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由孙儿高阳继承。高阳继位后,号为帝颛顼,他果然不负众望:对内,他完善历法,规范礼制,让百姓“食有节,居有常”;对外,他平定了扰乱边疆的部落,将华夏的疆域进一步拓展。他常说:“祖父一生为苍生谋福祉,我唯有继承这份初心,才能对得起天下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农耕更兴,百姓更安,我们的家族与国家如同江河奔流,在岁月中不断壮大。

  如今回望,家族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血脉的延续。从嫘祖织绸暖万民,到玄嚣、昌意在封地兴邦,再到高阳继位后延续盛世,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为苍生谋福祉”的初心。这或许就是轩辕家声的真谛——以血脉为纽带,以文明为火种,让华夏的故事在岁月长河中永远流传。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10个月前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连载中
塞琉古帝国兴亡录
风趣的寒江雪柳
这是一部讲述塞琉古帝国的书
3.8万字9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
逆秦 连载中
逆秦
月儿小奇迹
陆绣虎,本是现代历史系高材生,意外穿越到秦朝。他凭借现代知识,在秦朝崭露头角,引起了各方关注。然而,嫉妒他才华的反派,勾结外敌,妄图破坏他的......
5.5万字4个月前
继汉 连载中
继汉
周道倭迟
“继,续也。”——《说文》,汉朝四百年之伟业,何至一夕间倾颓。后世之人一朝魂穿,附身于刘备之身,愿试手,补天裂。
1.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