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炎帝对我的提议却始终沉默。彼时的炎帝部落,虽因四帝之乱元气受损,但其根基仍在:他们掌握着更先进的农耕技术,知晓如何辨别五谷、改良农具;部族中的巫医更是擅长运用草药治疗伤病,这些都是我的部落所急需的。或许是出于对我部族崛起速度的忌惮,或许是不愿放弃“天下共主”的地位,炎帝最终选择了以武力回应我的善意——一场毫无预警的火攻,骤然降临在我的部族都城“轩辕城”。
那是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轩辕城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我匆忙登上城头,只见城外的树林与草地被点燃,滚滚浓烟如同乌云般遮天蔽日,火舌顺着风势向城墙蔓延而来,城墙上的守卫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试图用木桶打水灭火,却杯水车薪。
就在这危急时刻,部族中的应龙氏挺身而出——应龙氏是部族中擅长操控水源的家族,他们能通过观察天象与地形,找到隐藏在地下的水源,甚至能引导雨水流向。只见应龙氏的族人们手持木杖,围绕着城墙外围的火场跳起祭祀舞蹈,口中念着古老的咒语,不多时,天空中便飘来阵阵乌云,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熊熊烈火在雨水的浇淋下渐渐熄灭。
望着城下渐渐散去的浓烟,我心中既有庆幸,也有一丝沉重。我知道,炎帝的火攻已经打破了两家最后的和平可能,若再不反击,我的部落终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即便如此,我仍在出兵前对所有士兵下令:“炎帝与我部族有亲缘之谊,此战只为迫使其罢兵言和,绝不可伤害炎帝的性命。若有谁敢违抗命令,定以军法处置!”
随后,我亲自率领大军,沿着轩辕城通往炎帝部落的道路追击。我们避开了炎帝部落设置的多处陷阱,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将炎帝的军队逼回了他们的核心聚居地——阪泉之谷。
阪泉之谷两面环山,中间一条河流穿谷而过,炎帝的军队退守谷中后,凭借着山势与河流构建了防御工事,试图凭借地理优势与我们长期对峙。
面对阪泉之谷的天然防御,我并没有急于发起进攻。我深知,强行冲锋只会让士兵们付出惨重的代价,而炎帝部落的士兵们熟悉地形,若贸然深入谷中,很可能会遭遇伏击。于是,我下令军队在谷口扎营,与炎帝的军队形成对峙之势,同时开始思考破局之法。
一日,我仰望夜空,看到满天星斗按照固定的方位排列,忽然灵光一闪:天上的星斗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有北斗七星指引方向,若将这种“星斗秩序”融入阵法之中,岂不是能让军队的排布既有序又多变?于是,我命人制作了七面不同颜色的大旗,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每一面大旗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统领,旗下士兵穿着与旗帜颜色对应的麻布衣衫,以便在战场上快速识别。
我将这一阵法命名为“星斗七旗战法”:天枢旗的士兵排成前锋方阵,负责正面吸引敌人;天璇旗与天玑旗的士兵分列两侧,作为侧翼掩护;天权旗的士兵居中,由我亲自指挥,随时准备支援各个方向;玉衡旗与开阳旗的士兵作为游击部队,在战场外围游走,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摇光旗的士兵则作为后备力量,在关键时刻发起突袭。
为了让士兵们熟悉这一阵法,我每天都会亲自指挥演练,从清晨到日暮,谷口的空地上总能看到七面大旗在风中挥舞,士兵们按照旗帜的指引变换队形,时而如北斗七星般错落分布,时而如乌云盖日般聚拢,时而又如流星赶月般分散——这套阵法不仅考验士兵的执行力,更考验将领之间的配合与对战场局势的判断。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