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狩猎和捕鱼,大自然还慷慨地提供了丰富的植物性食物。春天,我们会采摘刚冒头的香椿芽和蕨菜,用沸水焯过之后,拌上野蜂蜜,清爽可口;夏天,山林里的野桃、山杏、覆盆子成熟了,酸甜的果汁能驱散酷暑的燥热;秋天,地下的山药、葛根长得饱满,挖出来蒸着吃,粉糯香甜;冬天,储存的栗子和橡子成了主食,磨成粉后可以做成饼子。多元化的食物来源,让我们的饮食不再单调,也让身体更加健康。
时光在日圭的光影和水漏的滴答声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华蕊最初生下的两个男孩已长成了高大健壮的男子汉。他们的臂膀粗壮有力,能轻松拉开我打造的最强劲的弓;他们的眼神锐利如鹰,能在茂密的树林中发现最隐蔽的猎物。多年来跟着我在山林间穿梭,他们不仅学会了追踪、射箭、设陷阱,更练就了面对猛兽时的沉着与勇气。有一次,我们遭遇了一头受伤的黑熊,两个年轻人没有丝毫慌乱,一个绕到黑熊身后吸引注意力,一个则趁其不备,一箭射中了它的眼睛,最终成功将其制服。
看着他们如今能独自带领队伍外出狩猎,每次都满载而归——有时是几头鹿,有时是一群野猪,甚至偶尔能捕获到狡猾的狐狸——我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骄傲。他们的成长,不仅减轻了我的负担,更让整个部落的食物供应有了保障。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教导其他孩子:教小一点的孩子辨认可食用的植物,教他们用石头制作简单的工具;教稍大一点的孩子学习结绳记事,教他们看懂日圭和水漏。同时,我也能腾出手来处理部落的其他事务:调解族人之间的小矛盾,规划食物的储存,修缮被风雨侵蚀的岩洞。
生活的安稳,让我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和思考。我常常在夜晚坐在“大山扶木历”旁的岩石上,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感受着人与自然的联系。我发现,世间万物似乎都遵循着某种共通的规律: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这是天空的规律;草木春生夏长,秋枯冬死,这是大地的规律;人从婴儿长成壮年,再到衰老,这是生命的规律。
这些发现像散落的珠子,被我用思考的线串联起来,渐渐形成了一套“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理论。我告诉族人们:“浩渺的天空有它的运行法则,我们称之为‘天道’,它决定了日月星辰的轨迹,决定了四季的轮回;广袤的大地有它的生长规律,我们称之为‘地道’,它决定了草木的枯荣,决定了河流的走向;而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称之为‘人道’,它要求我们顺应天道,遵循地道,同时也要懂得团结互助,繁衍后代。”
这套理论让族人们茅塞顿开。他们开始明白,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因为那是顺应天道;为什么要爱护山林,因为那是遵循地道;为什么要互相帮助,因为那是践行人道。它不仅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更让我们意识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我们不仅能适应自然,更能理解自然,甚至能运用自然规律改善生活。
在三才之道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探索,发明了“十大天干”,用来描述万物从诞生到消亡的完整过程。
“甲”,代表万物初始的诞生。就像春天泥土里刚钻出的嫩芽,带着勃勃生机,努力地向上生长,这便是“万物皆生”。
“乙”,是万物茁壮成长的阶段。嫩芽褪去娇嫩,长成粗壮的枝干,枝叶向四周伸展,努力地汲取阳光和雨露,即“万物艺长”。
“丙”,是万物最为光耀的时刻。夏天的树木枝繁叶茂,花朵绽放出最鲜艳的色彩,整个自然界都充满了活力,如同被阳光照亮的世界,“万物炳然”。
“丁”,意味着万物变得强壮有力。就像秋天的果实,饱满而坚实,动物们也储存了足够的脂肪,准备迎接寒冬,“万物丁壮”。
“戊”,是万物达到茂盛的顶峰。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山林里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整个大地都被丰收的喜悦笼罩,“万物茂盛”。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