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学历史
超小超大

第10章 学习任务来了 (3-2)

  天啊,这简直是要人命的任务!我忍不住在心里哀嚎。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多少哲学家、科学家穷尽一生钻研宇宙的奥秘,也不敢说自己真正“体悟”了天道。那些关于宇宙起源、万物运行规律的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放在原始社会,要一个每天为生存奔波的人去悟透天道,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看着屏幕上闪烁的任务提示,我只觉得一阵深深的无力感袭来,仿佛站在悬崖边,眼前是茫茫迷雾,根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迈步。但任务总要完成,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点开了系统的帮助按钮——就像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几乎在点击的瞬间,AI便给出了回应,屏幕上跳出一大段文字,讲述着“无中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玄奥的哲思。那些文字密密麻麻,像无数只蚂蚁在爬,看得我眼花缭乱。

  “无中生有……”我反复念着这句话,忽然想起钻木取火的过程:两根干燥的木头,本身是没有火的,可通过持续的摩擦,就能生出火焰来。这不就是“无中生有”吗?

  可再往下看,什么“阴阳相济”“道法自然”,就越来越晦涩了。我盯着屏幕,忽然生出一丝疑虑:这些道理固然高深,但真的是我能在原始生活中体悟到的吗?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许,AI给出的只是理论,真正的“道”,还得自己去观察、去感受。

  于是,在那个秋意渐浓的时节,每当夜幕降临,岩洞外的篝火渐渐平息,我便会独自走到那块巨大的岩石上坐下——那是我特意选的地方,视野开阔,能看到广阔的天空和远处的山林。

  有时,我会仰首望天:看日月交替,太阳炽热明亮,带来光明与温暖;月亮温柔清冷,洒下清辉与宁静。看星辰运转,北斗七星亘古不变地指向北方,其他星星则像在绕着某个中心缓缓移动。看风云变幻,白天晴空万里,傍晚可能就乌云密布,一场暴雨过后,又会出现绚丽的彩虹。

  有时,我会俯首察地:看草木生长,春天发芽,夏天繁茂,秋天结果,冬天枯萎,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看动物迁徙,鹿群会随着季节变化从山谷迁往平原,鱼儿会在汛期逆流而上。看河流奔腾,无论遇到多少礁石,总能蜿蜒曲折地向前,最终汇入更大的水域。

  就这样日复一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我不知道是我的坚持激发了AI的深层模拟,还是“燧人氏”这个角色本身就蕴含着某种与天地相通的灵性,渐渐地,一些模糊的念头开始在我脑海中成形,像迷雾中逐渐显露的山峦。

  我发现,天地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平衡:太阳太过炽热,便有黑夜来冷却;洪水太过汹涌,便有大地来承载;猛兽过于凶猛,便有它们的天敌来制约。这种平衡,就像两只互相拉扯的手,既对立又统一。

  我开始理解“阴阳”的含义: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白天是阳,黑夜是阴;山的南面光照充足,是阳坡;山的北面光照较少,是阴坡。就连果实也是如此——阳坡的果子接受的阳光多,往往更甜更饱满;阴坡的果子则偏酸涩,却更耐储存。

  更奇妙的是,阴阳之间还会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比如打猎:盛夏时节,阳坡酷热难当,野兽都躲到阴坡的树荫下避暑,这时去阴坡更容易有所收获;而初春时节,天气尚寒,阳坡先感受到暖意,草木发芽早,吸引着食草动物前来,这时阳坡便是更好的选择。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正是阴阳随季节变化的结果。

  这些感悟,或许在现代人看来浅显易懂,甚至能用科学原理来解释——比如阳坡阴坡的差异,本质上是光照、温度的不同导致的生态差异;就像微观世界里,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正负相吸,才能构成稳定的原子。但在那个没有科学仪器的年代,这便是通过观察天地运行总结出的“道”。

我用AI学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学语文大大 连载中
大学语文大大
。_391140830580963055
0.5万字10个月前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连载中
与各朝名士皇帝交流
从古今怀心中
从秦王朝开始,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带你深入了解各位皇帝不为人知的真相惊!堂堂天策上将的儿子李承乾竟然是同!惊!居然给溥仪发身份证!
0.5万字10个月前
沉默的呼号 连载中
沉默的呼号
ErrNixsylum
谨以此文,致敬∝沉静如海/海的沉默作品信息-题材:衍生,二战为榫,架构历史,从女方视角缵述的中短篇创作-预警:结局BE,全篇以第一人称搦翰-......
10.0万字10个月前
荒野大镖客2救赎 连载中
荒野大镖客2救赎
宋狐狸
1899年,枪手和亡命徒的时代已然走到尽头美国逐渐成为了一个法治的国度连西部几乎被彻底征服只有少数帮派扔在逍遥法外但他们难逃被追捕的命运终将......
0.9万字10个月前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连载中
抗日战争时代鬼神怪谈
清音寻梦
抗日战争群魔无首,当时许多神仙贪生怕死,不敢出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出面迎战了。
0.8万字9个月前
理寺迷长安烬 连载中
理寺迷长安烬
啸长林
元宝三载(744)年,明经科及的杨万丞第从蜀地华阳县考上京城成为一个大理寺司直,却被派遣到岭南当推事官协助市舶司处理外交问题。近几年,京城派......
2.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