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闺房里,手指轻轻拂过抽屉夹层。阳光从窗外斜斜地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那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边角已经卷起,纸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槐花瓣。
指尖突然触到一张皱巴巴的纸片。我愣了一下,慢慢把它抽出来。那是半张情书残页,字迹工整又带着几分刻意的温柔:"婉仪,你的字迹如你的人一样......"
我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指节微微发白。纸片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和去年夏天周婉仪帮我改志愿时用的是同一支钢笔。
"萍儿啊,"母亲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该量嫁衣尺寸了。"
我迅速把纸片塞进笔记本,抬起头时母亲已经推门进来。她手里抱着一匹大红锦缎,脸上带着笑,眼角却藏不住疲惫。"这是赵同志专门托人从省城捎来的料子,说是上好的苏绣......"
我接过布料,指尖蹭过细腻的纹理。去年领三好学生奖状时穿的棉袄,还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那会儿她说:"等你将来出息了,妈给你缝最漂亮的嫁衣。"
"妈,"我低声说,"这婚事......"
"萍儿啊,"母亲的手停在半空,"妈知道委屈你了。可赵同志说得对,他市里有路子,能让你接着上学......"
我点点头,没再说话。母亲转身出去时,我听见她轻轻叹了口气。
赵家院子里张灯结彩,红绸挂在每一根廊柱上。几个工人正往客厅搬贺礼,木箱碰撞声混着说笑声。我站在门口,看着那扇漆成朱红色的大门,心里空落落的。
"林小姐来了?"一个穿着旗袍的老太太迎上来,"快请进。赵太太正在等您试婚纱呢。"
我跟着她穿过花园,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记得去年高考放榜那天,也是这样的天气。那时我和弟弟在院子里跳着看通知书,母亲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来,试试这个。"赵母递来一件西式婚纱,上面缀满珍珠,沉甸甸的。"这是特意从上海订做的。"
我接过婚纱,手指抚过领口。"不用了,"我轻声说,"我想穿自己准备的衣服。"
"什么?"赵母的笑容僵了一下,"你是嫌弃我们赵家不够体面?"
"不是,"我摇头,"只是不太习惯。"
"这孩子,"赵母叹了口气,"你看看现在的新娘子,哪个不是穿洋装?你那件红肚兜......"她摇摇头,"太土气了。"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婚纱,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母亲给我缝的那件棉袄。她说:"将来你结婚的时候,妈给你缝件大红的嫁衣,让你风风光光地出门......"
"这件衣服,"我抬头看着赵母,"我一定要穿。"
赵母的脸色沉了下来,但没再说什么。我抱着婚纱走进试衣间,手指抚过胸前的珍珠。这些珠子一颗颗排列整齐,像极了去年高考时我写下的答案。
"秋萍,"赵文昊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喝杯茶吧。"
他递来一杯热茶,白瓷杯上印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委屈你了,"他说,"我知道你不甘心。"
"比起通知书,"我端起茶杯,"这不算什么。"
他的手背青筋跳了一下,却笑着点头:"你放心,我会对你好的。"
宴会厅里挤满了人。红灯笼照着一张张笑脸,酒香混着说笑声在空气中飘荡。我坐在角落里,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他们举着酒杯,谈论着赵家的喜事,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的我。
"恭喜赵主任,"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
我抬头,看见周婉仪捧着一个瓷瓶走来。瓶身上镶着金边,正面印着"清华纪念"四个字。她穿着淡粉色的连衣裙,头发挽成时髦的发髻,耳垂上闪着珍珠的光。
"这是清华园里烧制的,"她把瓷瓶递给赵文昊,"听说是当年校长亲自监制的......"
赵文昊接过瓷瓶,脸上露出笑意:"婉仪总是这么细心。"
通知书被偷那年,我改写了一家人的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