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赞。虞欢更是喜上眉梢,“好名字!薇薇你真是才思敏捷。”裴承玉也跟着笑道:“这名字寓意极好,正合我们开义诊堂的初衷。”
白桦更是兴奋不已,每天下了学就往义诊堂跑,帮忙打扫,整理药材,还拿纸笔记下了每一种药的摆放位置和功效。李掌柜也大力支持,不仅亲自前来指导布置药柜,还答应每旬抽出两天来亲自坐诊。
在众人齐心合力下,不到半个月,义诊堂便开张了。门上的匾额是裴承玉亲自题字,苍劲有力,门口还放了一个大大的架子,上面贴了张红纸,赫然写着“仁心济世,安贫扶弱。贫病者,可入内求诊问药,分文不取。”
起初几日,门厅格外冷清,大家都不信会有人如此心善,看病拿药分文不收。虞欢也不急,整日在铺子内整理药材,看看医书,倒也清闲。
一个细雨濛濛的傍晚,虞欢正坐在铺子内看着医书,一个衣着单薄的妇人,抱着一个不住咳嗽的孩子跑进来,衣服已经被雨打湿了,脸上汗水混着雨水滚落到地上。
妇人紧皱着眉头,声音有些局促:“这里……看病真的不要钱吗?”
虞欢起身,放下手中的医书,温和的一笑:“分文不收,快请进。我看这孩子咳得厉害,快让他坐下,我来瞧瞧。”
妇人扶着怀中的孩子坐下,手指不停的绞着衣角,满脸担忧。虞欢给他搭了脉,又瞧了瞧舌苔,不敢有一丝懈怠。
妇人看着虞欢认真的神情,眼中渐渐蓄满了泪水,她哽咽道:“夫人……真是太谢谢您了,我们实在是……”
“夫人不必言谢。”虞欢柔声打断她,转身抓药,将包好的几包药递过去,“孩子是风寒入肺,这几剂药按时煎服。这几日注意保暖,莫要再着凉了。若三日后还不见好,再来复诊。”她仔细交代了煎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妇人点头应下,满脸感激。
渐渐地,“仁安义诊堂”的名声在城中的穷苦街坊间传开了。来看病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有劳作扭伤腰的汉子,有积劳成疾的老翁,也有患了急症的孩童。
虞欢、李掌柜、白桦,还有轮值的老大夫们,都耐心细致地诊治。白薇也常来帮忙,她手脚麻利,笑容亲切,很得病患喜欢。周云荆更是隔三差五就送些米面粮油过来,说给辛苦的大家加餐。
共君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