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有两次,赵茹发现有个绣娘图快,用了粗糙的针法,立刻让她拆了重绣。
“这是给知府大人做的嫁妆,半点马虎不得,”赵茹语气严肃,“要是出了错,不仅砸了我的招牌,你们的名声也不好听。”
那绣娘红着脸,不敢再偷懒,老老实实地拆了重绣。
阿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绣活时也越发仔细,哪怕一针绣歪了,也要拆了重来。赵茹看她有这股韧劲,心里很是欣慰,偶尔会停下手里的活,多教她几种绣法。
离交货还有五天时,“百鸟朝凤”的屏风终于初见雏形。五彩斑斓的凤凰站在牡丹丛中,周围环绕着各种雀鸟,或飞或停,形态各异,连花草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活灵活现,看得人赞不绝口。
“赵掌柜,你这手艺真是神了!”布庄掌柜来看进度时,眼睛都直了,“这屏风要是送上去,知府大人肯定满意!”
赵茹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这一个月,她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眼睛熬得通红,手指也被针扎得全是小洞,但看着这成品,觉得一切都值了。
最后五天,赵茹带着绣娘们做最后的修补和整理,连李大勇和二丫都加入进来,帮忙剪线头、抚平褶皱,一家人齐心协力,为这桩大活计画上圆满的句号。
交货那天,布庄掌柜亲自带着马车来接,小心翼翼地把屏风装上马车,又额外给了赵茹五十文赏钱,说是辛苦费。
看着马车远去,赵茹长长地舒了口气,靠在门框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娘,你瘦了好多。”李大勇看着她眼下的乌青,心疼地说。
“没事,睡一觉就好了。”赵茹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又看向身边的孩子们,“等这桩活计的工钱结了,娘带你们去县城的酒楼,吃顿好的!”
“好耶!”孩子们欢呼起来,小小的铺子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赵茹知道,这扇“百鸟朝凤”屏风,不仅是一桩生意,更是她手艺的见证。从青牛村的土坯房到镇上的绣坊,从勉强糊口到接下官宦人家的活计,她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这片天地里,有她的孩子们,有她的手艺,更有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种田科举两不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