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府出来后,赵茹满心欢喜,不仅因为接下了寿衣的活计,更因为看到了儿子眼中对读书的渴望,那是她要全力守护的光。
一回到家,赵茹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其他孩子们。听到哥哥能去读书,弟弟妹妹们都兴奋地围在李大勇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恭喜的话。
“哥哥,你读书以后是不是就能像王秀才一样有学问啦?”二丫眨着大眼睛问道。
“那当然,等我学会了本事,就教你们读书识字。”李大勇拍着胸脯保证道。
赵茹看着孩子们,笑着说:“从今天起,咱们家要更努力了。大勇上午读书,下午帮我打下手;二柱、三柱,你们跟着哥哥学些简单的字,也帮着照顾弟弟妹妹;二丫、三丫,你们帮娘穿针引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们纷纷点头,小小的屋子里充满了干劲。
接下来的两天,赵茹忙着赶制寿衣的样式草图。她结合张夫人描述的老太太喜好,设计了几款古朴又不失华贵的样式,每一款都画得细致入微,连领口的盘扣样式、袖口的刺绣花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到了第三天,她带着草图和针线筐去了张府。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张府门前围了一群人,吵吵嚷嚷的,气氛有些紧张。
赵茹心里一紧,快步走上前去,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张府前几天买的一批绸缎被发现有质量问题,布庄老板却不认账,双方正僵持不下。
“你们这是卖的什么烂布!我家老太太的寿衣指定要用这料子,现在出了问题,你们担得起责任吗?”张府的管家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布庄老板的鼻子骂道。
布庄老板也不甘示弱:“怎么就成了我家的问题?你们买回去都好几天了,谁知道是不是你们自己弄的?”
赵茹看了看地上那匹绸缎,只见上面有不少暗斑,像是受潮发霉的痕迹,确实没法用来做寿衣了。她心里一动,走上前去:“管家,可否容我看看这料子?”
管家看了她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你看吧。”
赵茹蹲下身子,仔细摸了摸绸缎,又闻了闻,心里有了底。她站起身来,对管家说:“这料子是受潮了,不过我有办法补救,或许还能挽救一下。”
“你有办法?”管家和布庄老板都惊讶地看着她。
“我试试吧,要是弄不好,我也不收取任何费用。”赵茹自信地说。
管家想了想,反正这料子现在也用不了,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便同意了。
赵茹让人把绸缎搬到后院的一间空屋子里,又让人准备了清水、白醋和干净的白布。她先把白醋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个大盆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绸缎放入盆中浸泡,轻轻揉搓着有暗斑的地方。
孩子们听说她要处理绸缎,也都好奇地跟了过来,在一旁看着她忙活。
“娘,这能行吗?”二柱忍不住问道。
“放心吧,娘有把握。”赵茹笑着回答。
浸泡了大约半个时辰后,赵茹把绸缎捞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平铺在干净的白布上,放在通风处晾干。
“现在就等晾干了,晾干后再看看效果。”赵茹拍了拍手说。
过了几个时辰,绸缎终于晾干了。赵茹走过去一看,暗斑果然淡了许多,几乎看不出来了。她又用熨斗仔细地熨烫了一遍,原本有些皱巴巴的绸缎变得平整光滑,焕然一新。
“成了!”她高兴地喊道。
种田科举两不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