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赵茹用新米煮了粥,还放了点野菜,比昨天的稠了不少。孩子们喝得津津有味,连最小的小宝都喝了两碗。
下午,张屠户的老婆又来了一趟,送来了些猪下水,说是感谢赵茹把袋子做得那么好。
“赵家嫂子,你这手艺真是没的说,”张屠户的老婆笑着说,“我跟当家的商量了,以后我们家的针线活,就都交给你做了,工钱按市价给,绝不亏待你。”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赵茹连忙道谢,接过猪下水,又仔细洗干净,打算晚上给孩子们炖个猪下水汤,补补身子。
张屠户的老婆看到赵茹正在改衣裳,凑过去看了看,惊讶地说:“哎呀,你这改得真好看!比新做的还精神!我家那小子要是穿上,肯定高兴坏了。”
她看着赵茹手里的针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前几天村东头的王秀才托我给他儿子做件新衣裳,我正愁没时间呢,要不……就交给你做?工钱我让他多给点。”
王秀才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家境还算殷实,能让他找上门做衣裳,说明对方信任。赵茹连忙答应:“多谢嫂子引荐,我一定把活做好。”
张屠户的老婆又说了些布料和尺寸的要求,才满意地走了。
送走她,赵茹心里乐开了花。这不仅意味着能多赚些钱,还能在村里打响名声,以后就不愁没活计了。
“娘,我们也能帮你!”二丫举着小手说,“我会穿针!”
“我会递线!”三丫也跟着说。
赵茹笑着摸了摸她们的头:“好啊,那以后你们就是娘的小帮手了。”
傍晚,她把改好的长衫和做好的两个装骨头的袋子送到张屠户家。张屠户的儿子看到新改的长衫,高兴得直蹦,当场就穿上了,不肯脱下来。
张屠户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对赵茹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爽快地给了她五十文工钱,还额外多给了五文,说是赏的。
赵茹没推辞,收下钱,又跟张屠户的老婆约了去王秀才家取布料的时间,才回家。
回到家,她把猪下水炖上,又蒸了几个红薯,晚饭虽然简单,却飘着肉香,是孩子们这半年来吃得最丰盛的一顿。
“娘,这汤真好喝!”二柱捧着碗,喝得满头大汗。
“好喝就多喝点。”赵茹给每个孩子都夹了块肉,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
李大勇看在眼里,把自己碗里的一块肉夹给她:“娘,你也吃。”
赵茹心里一暖,又把肉夹回给他:“娘不饿,你正在长身体,多吃点。”
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赵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晚上,她又在灯下赶工,给王秀才的儿子做新衣裳。虽然累,但她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好日子,正在一步步向她们走来。
种田科举两不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