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元年腊月廿三清晨,悉尼港的咸涩海风裹着焦糖香气。维多利亚推开总督府的雕花玻璃门,便见朱明渊挽着袖口,正往青砖地上摆放造型奇特的陶制神像——红脸长须的老者左手托着蒸汽锅,右手握着刻满澳洲七省地图的木铲。
"这是澳洲大明的灶神。"朱明渊直起腰,朝她递来沾满糖霜的手指,"腊月廿三送灶神,要用麦芽糖黏住他的嘴,免得向天帝说坏话。"维多利亚盯着他指尖晶莹的糖丝,突然想起柏林勃兰登堡门旁圣诞市集的姜饼人。那时她总嫌杏仁饼太甜,此刻德国的记忆却与眼前澳洲的甜意重叠,陌生中竟生出暖意。
女官艾米丽捧着青瓷碗走近,碗里滚圆的糖瓜在阳光下泛着琥珀光。"殿下,这糖黏牙得很。"维多利亚却笑着接过,贝齿咬下的瞬间,甜香在舌尖炸开。她望着朱明渊期待的眼神,故意皱起眉:"陛下是想把我变成灶神的点心?"这句话出口时,她莫名想起德国新年聚餐时,父亲总爱往她盘里夹鲤鱼的模样。
唐人街的烟火人间
午后的唐人街,红色灯笼如火焰串成的星河。维多利亚的德国军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金发被孩童们追着触碰,像追逐流动的阳光。朱明渊带她拐进百年老店"聚福楼",雕花木门推开的刹那,八角与桂皮的香气混着蒸汽扑面而来。
"这是澳洲大明的灶糖酥饼。"朱明渊用牛皮纸包起刚出炉的点心,指尖不经意擦过她手背,"河州省的小麦粉,西南省的甘蔗糖,再用林州省的铁釜烘烤。"维多利亚掰开酥饼,糖霜如雪片纷飞,突然想起柏林夏洛滕堡宫的下午茶——那些镶金边的瓷盘里,从没有这般带着柴火味的香甜。
"在德国,"她突然开口,"我们会在圣诞市集买胡椒饼,上面刻着家族纹章。"她指着街边糖画摊,糖丝在艺人手中化作南十字星,"但你们的糖画...更像把星辰熬进了糖浆里。"朱明渊笑着将一块酥饼塞进她嘴里,看她因烫嘴而慌忙扇风的模样,眼角笑意比糖霜更浓。
篝火旁的文化碰撞
暮色降临时,总督府庭院的篝火噼啪作响。朱明渊铺开洒金红纸,狼毫在砚台里饱蘸浓墨。"春满澳洲千门喜..."他边写边解释,墨香混着木柴焦香。维多利亚倚着廊柱,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伸手蘸墨,在他鼻尖点了个小黑点。
"公主这是要与朕比书法?"朱明渊笑着抓住她的手腕,却在触及她袖口的德国军用机械腕表时顿了顿。表盘上的巴伐利亚齿轮纹路,与他龙袍袖口的蒸汽朋克龙纹短暂交叠。维多利亚趁机抽出齿轮状钢笔:"用陛下的铍合金笔尖,写中文春联,如何?"
当她歪歪扭扭写下"德澳同心"时,篝火突然爆出火星,照亮她耳后细小的芯片植入痕迹——那是与德国外交部秘密通讯的装置,此刻却被她用平安结的红绳巧妙遮掩。朱明渊看着纸上的字迹,突然握住她执笔的手:"教我写德语的'新年快乐'。"
星空下的双向奔赴
第一盏孔明灯升上夜空时,维多利亚站在朱明渊身侧。纸灯里摇曳的烛光映着她的蓝眼睛,她突然从手包掏出铁皮盒:"在德国,新年我们互赠杏仁饼。我让人在饼干上印了南十字星..."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想起出发前母亲偷偷塞进行李的家传银勺,"但我想,明年今日,我会想念这里的糖瓜与孔明灯。"
朱明渊轻轻拨开她被风吹乱的发丝,低声道:"以后每年今日,朕都陪你黏灶神、放孔明灯。"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惊起的海鸥掠过孔明灯群,羽翼在夜空中划出金色涟漪。维多利亚突然转身,踮脚吻去他嘴角的墨渍,这个大胆的举动让两人同时红了脸。
深夜书房的温柔期许
深夜的总督府书房,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羊皮纸上。维多利亚咬着铅笔,绘制新年庆典的机械灯笼草图,标注着"河州省绸布""太仓省铜铃"的图纸角落,画着牵手的龙袍人与军装小人。朱明渊端着热可可走近,看见她军装领口露出的平安结——那是白天唐人街孩童用德文写着"Glück"(幸运)的红绳。
澳洲大明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