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城的夜色浓稠如墨,乌云遮蔽了星月,狂风裹挟着沙尘在街巷间呼啸盘旋,似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皇宫深处,朱明渊在御书房内踱步,案上摊开的世界地图上,红蓝标记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动向。最新的情报显示,英国无畏级战列舰“海神号”与“雷霆号”已驶过直布罗陀海峡,朝着东方疾驰,这让局势愈发严峻。
“陛下,德国大使冯·施特劳斯已抵达京城郊外,明日辰时便要入城。”赵承业匆匆踏入书房,手中紧攥着一份加急密报。
朱明渊眉头紧锁,微微颔首:“通知礼部,以最高规格接待。但同时,命锦衣卫暗中监视使团的一举一动,英国既已察觉,难保不会在德使来访期间搞些小动作。”
次日清晨,京城城门大开,仪仗队整齐列队,鼓乐声中,德国使团的马车缓缓驶入。冯·施特劳斯身着笔挺的普鲁士军装,头戴镶金边的军帽,神情傲慢却又难掩好奇。他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沿着宽阔的御道,向着皇宫行进。
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内,朱明渊高坐龙椅,目光沉稳地注视着下方。冯·施特劳斯踏入殿中,先是微微一愣,被眼前宏伟壮丽的宫殿震撼,随后按照西方礼节,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谨代表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施特劳斯大使远道而来,朕深感荣幸。”朱明渊面带微笑,语气却不卑不亢,“听闻贵国在军事科技方面造诣颇深,朕期待此次会谈,能为两国带来诸多裨益。”
双方落座后,一场看似友好实则暗流涌动的谈判正式开始。冯·施特劳斯率先开口:“陛下,我国对与大明的合作充满诚意。我们可以提供先进的火炮技术、舰船建造工艺,甚至是最新的军事训练体系。但作为交换,我们希望能在大明的贸易中获得更优厚的条件,同时,在某些战略资源的获取上,得到贵国的支持。”
朱明渊沉思片刻,道:“贸易之事,朕自会斟酌,确保双方互利共赢。至于战略资源,不知贵国所指何事?”
“石油。”冯·施特劳斯直言不讳,“据我们所知,大明在西域地区已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我国目前对石油的需求极大,若能与贵国合作开发,对两国都将是巨大的机遇。”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凝重。石油在这个时代,堪称工业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朱明渊心中暗自思量,德国在石油开发技术上确实领先,但贸然将如此关键的资源与他国共享,风险极大。
“石油之事,事关重大,朕需与群臣商议后再做定夺。”朱明渊委婉回应,“不过,朕对贵国的火炮技术倒是颇感兴趣。听闻克虏伯火炮威力惊人,不知贵国是否愿意转让相关技术?”
冯·施特劳斯微微一笑:“陛下眼光独到。克虏伯火炮确实是我国的骄傲。但技术转让并非易事,除了贸易利益,我们还希望在政治上与达明达成一些共识。”
“愿闻其详。”
“我国与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矛盾日益加深,而大明如今也面临着英国在海上的围堵。”冯·施特劳斯目光炯炯,“我们认为,两国可以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同盟,在对抗英国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朱明渊心中一动,这与他此前的设想不谋而合。但表面上,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大使的提议,朕会认真考虑。不过,同盟之事,需谨慎行事。在做出决定之前,朕希望能看到贵国合作的更多诚意。”
就在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沈星瑶在柏林却陷入了更大的危机。英国驻柏林大使带着所谓的“证据”,在德国外交部大闹一场,要求德国中止与大明的一切往来。德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分歧,部分官员担心与大明的合作会激怒英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沈星瑶心急如焚,她再次秘密联系赵承业:“国内必须加快与德使的谈判进程,柏林这边压力巨大,英国已动用一切关系,试图破坏我们与德国的合作。”
澳洲大明帝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