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
将也称将军,为中央官僚机构的武官之长。将作为官名,始于春秋。
春秋时期的将,初为动词,为“统率”、“率领”之意。晋文公时作三军,“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孤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66】。这里的“将某军”,即为统率某军之意。由于统帅军队为将军,以后就逐渐统称统率军队的人为“将”。不过,这时称为将军的晋卿,虽然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行政上的执政官。童书业先生考证“至春秋末叶,新兴士夫既起,武士有转成文士之兆,战国以后文武分职之制乃见萌芽”【67】。新兴的士夫往往成为新萌芽的君主集权官制下的选任对象,春秋末年新兴士夫中出现的武士转文士之兆,正反映了国家统治机构中已开始出现军政分工。中央官僚机构明确地出现文武分职,分设相、将,则始于春秋末年的三晋。
到战国时期,各国的政务已普遍文武殊途,在中央官僚机构设相的同时也置将。如魏文候先后以魏成子、霍璜、李悝为相【68】,而以乐羊、公孙座、霍角为将【69】,齐威王曾以邹忌、田婴为相【70】,而以田忌、申缚、章子为将【71】。
惟有秦国,设相较晚,将军的设置也较六国为后。到秦穆公设置丞相后,文武殊途尚不明显,甘茂为相还率军作战【72】。到秦昭王时,丞相才逐渐专事文职,成为文官之长,大良造成为武官之长。秦设置将,始于秦昭王时【73】,但将军不是固定专职,往往出征时由国君临时委派。秦的将军或大将军是战时高级统兵官的统称。
3.百官
战国时,相与将以下的中央官吏,各国杂乱不一,以下仅涉及与秦汉公卿制度有渊源的一些职官。
御史。战国时,魏、韩、齐、秦等国均设有此官,当时御史本属于国君秘书性质的职官。别国使者来献国书,往往由御史替国君接受【74】,两国国君相会,各有御史随王在场记录【75】。《秦律》规定,掌司法的廷尉每年要到御史处核对刑律。这些资料说明御史是保管文书档案,负责纪录,与国君十分接近的文秘类职官。由于御史为国君掌文书档案,又与国君接近,所以御史对于官吏的评价就常为国君所接受。久而久之,御史就逐渐成为国君耳目而具有监察性质。齐威王宴请淳于髡, 髡不敢无节制地饮酒是因为“执法在傍,御史在后“【76】,可见御史除职司秘书外,是已带有监察性质的职官。秦统一中国后,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还是秘书兼监察性质的职官,当是由战国时代的御史发展而来。
尉。作为军官的尉,始于春秋的晋国。晋的上、中、下三军,都设有尉,因为中军地位最高,中军的尉又称元尉。元是大的意思。到战国时,赵国在将军之下又设有国尉【77】。秦于昭王时曾在大良造下设国尉,例如秦将白起,即由左更“迁为国尉”,又由国尉迁大良造【78】。秦国设相后,大良造曾一度为武官之长,后来大良造演变为爵位之称,而国尉则转化为中央主持军事的长官。秦在统一中国后,常以太尉掌管全国军事,便是沿用国尉这一职官而来的。
郎中。战国时期,齐、赵、韩、秦等国都置郎中【79】,其基本职掌有二:其一是近侍与参谋。《韩非子》一书中,郎中往往与左右连称,为君主心腹之要臣。其二是执兵守卫。战国时期郎中的上述基本职能直接为秦汉时期的郎中令所承袭。不过,战国时期的郎中,还是因人而设,人员不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
卫尉。战国时期秦已经设置此职官,秦汉时统辖卫士,守卫宫门的卫尉当本此。
仆。春秋时,各国都有仆或仆大夫,战国时期魏、韩、齐、秦等国都有仆【80】。春秋战国时期的仆或仆大夫职掌君王舆马【81】,与秦汉时期的太仆大致相同。
中国历代官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