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官制
超小超大

第一节中央机构与职官5 (2-1)

二、春秋战国时期中央职官的发展变化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前 770一前476年)和战国(前476一前221年)时期。这是一个由统一的西周进人分裂而又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也是我国各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时代。在这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官制也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动而相应发生变化,在变化的总趋势中,春秋、战国因不同的历史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变化。

(一)春秋时期的中央官制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列国争霸,各国逐渐摆脱周王室的束缚,变革官制,以适应对外争霸、对内发展的需要,当时各诸侯国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官制,因而这一时期的官制变得纷繁复杂。虽然如此,但是中原各国的官制在职官名称上又大多沿用西周的名称,但其职掌权能则有些变化。官制最突出而又具有共性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神职官地位下降

西周时期神权统治支配一切的现象不复存在,但鉴于当时以木石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仍极为有限,宗教神权仍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47】,西周的两寮执政正反应了宗教神职官吏在政治生活中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及相应的地位。时至春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得以增强;平民及奴隶的反抗,天子式微,诸侯、卿大夫实力崛起,旧有的等级秩序已逐渐崩溃,社会历史的这一系列变动促使人们认识人类社会自身的能力也大为增强。由于人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能力大为增强,从而引起神权力量急剧下降。“民,神之主也”【48】,“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49】。“重民轻天”的社会思潮在春秋之际出现,正是神权力量急剧下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这在官制上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宗教神职官吏的地位、权势下降。曾在西周王朝作为最高官署之一的太史寮已在春秋历史上销声匿迹,以太史为首的各种宗教神职官吏地位大为下降,史官职守局限于掌管历法,参与国家重要盛典,记载国家大事,搜集整理文化典籍等,其他祝、卜之类的宗教事务官仅在国家各种典礼中充当司仪媒介。总之,宗教神职官吏一般不再直接参与军政大事的商议与决策了。在设官分职日趋细密完善,分工相对更为明确的春秋时代,取代宗教神职官吏执政地位的是那些职掌军政要事的官吏。

2.司徒、司空、司马地位的变化

西周时期,“三有司”之间开始有了较明确的分工,分别主管民事、军事及田地、土木工程建筑,但是他们的地位并不很高。从文献金文资料看,他们通常只是分管某方面具体政务的一般政务官,而到春秋时期,随着各诸侯国日益加紧开疆拓土和抢夺劳动力,具体掌管军、民及土地的职官地位相应重要起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郑国攻破陈国,“子美(子产)人,数俘面出,祝祓禳,司徒致民,司马致节,司空致地”。社注:“节,兵符。”战败国的司徒献出户口簿,司马献出兵符,司空献出土地册,以示投降。可见,职掌军、民、地的“三有司”与开疆拓土,争夺劳动力的军事斗争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随着各国开疆拓土日趋激烈,“三有司”也相应地被推至显职要位。春秋时期多数诸候国的“三有司”都成为执政卿。鲁国以司徒、司马、司空为执政卿,其中司徒最尊,为上卿;司空、司马次之,为亚卿【50】。郑国的执政官有当国、为政、司徒、司空、司马【51】。宋的执政六卿为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空、司寇【52】。

中国历代官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冬旭 连载中
冬旭
119火警电信
-本文为《长征先锋》同人作,-含大量oc-含多种CP(如陈肖、葛赖等)东方的旭日升起,照亮了阴暗的朝鲜半岛在朝鲜这战场上,又诞生了多少史诗?......
4.3万字11个月前
秦始皇大战吕布 连载中
秦始皇大战吕布
刘晓柠
奇幻的穿越故事
0.1万字11个月前
奇怪吗奇怪吗 连载中
奇怪吗奇怪吗
KL枯灵
中元节那天,我和两个闺蜜一起去抚仙湖游玩来之前,当地人曾跟我说过,抚仙湖水是断崖式下降,最深能达到157米,游玩时最好就在岸边不要走太远。听......
0.2万字11个月前
大汉史 连载中
大汉史
明晚吟
汉国943年历史
0.1万字11个月前
龙之之渊 连载中
龙之之渊
中殇
1.0万字11个月前
我在那片白雪皑皑中,看到了你红色的身影(爱国向,无爱情 连载中
我在那片白雪皑皑中,看到了你红色的身影(爱国向,无爱情
禁言版昏鸦
爱国向,有一些不符合的可以提出。不会写爱情,我的爱人就是我们大中国!
0.2万字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