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社交软件满天飞的时代,别人都是“社交牛皮癣”,而我却是个“沟通绝缘体”。别误会,我不是故意冷漠,只是我天生就对和别人沟通这件事儿,有着一种“天然的抗拒”。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就是那种“宁愿和自己对话,也不愿意和别人沟通”的人。
小时候,我爸妈就发现我与众不同。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麻雀,而我却安静得像一个“佛系儿童”。老师每次让我在课堂上发言,我就感觉自己的脸比煮熟的虾还红。我宁愿把答案写在纸上,也不愿意开口说出来。
有一次,老师让我上台讲一个故事,我紧张得腿都在发抖。结果,我刚开口,就听到下面一阵哄笑。从那以后,我就彻底对“沟通”这件事儿失去了信心。我心想:沟通?那是别人的“专利”,我可不想再当众出丑了!
长大后,我的“沟通怪癖”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别人出门聚会,热热闹闹,我却宁愿宅在家里,和我的电脑、书本还有零食“深度交流”。有一次,朋友约我吃饭,我磨磨蹭蹭,拖到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结果呢?我坐在那儿,一句话都不说,像个“哑巴”。朋友们聊得热火朝天,我只能在旁边默默点头,或者偶尔发出“嗯哼”一声。后来,朋友实在忍不住了,问我:“你怎么不说话啊?”我尴尬地笑了笑,说:“我在认真听呢。”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我哪敢说话啊,万一说错又被你们笑话怎么办?
还有一次,我参加一个面试。面试官问我:“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我愣住了,心想:我哪敢问问题啊,万一问得太傻怎么办?最后,我硬挤出一句:“没……没有。”面试官一脸困惑地看着我,我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后来,我也没收到录用通知,我心想:这下好了,又是因为“沟通障碍”被刷下来了。
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总不能一辈子和别人“绝缘”吧?于是,我决定开始我的“沟通自救计划”。
第一步,我强迫自己参加聚会。每次聚会,我都会提前给自己打气:“今天一定要多说话!”结果呢?我每次都是嘴张了几张,又合上了。有一次,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把一杯酒塞到我手里,说:“来,先干了这杯酒,壮壮胆!”我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然后满脸通红地坐在那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步,我开始尝试和陌生人交流。每次出门,我都会强迫自己和别人说“你好”或者“谢谢”。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遇到一个邻居,我鼓起勇气说了一句:“您好!”结果邻居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哟,今天怎么这么热情?”我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慢慢地,我发现事情好像有点变化。当我强迫自己和别人交流时,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有一次,我在咖啡店和一个陌生人聊了几句,他居然对我笑了一下,还说:“你挺有意思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沟通好像也没那么难。
现在,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害怕沟通了。虽然我还是不太喜欢主动和别人交流,但至少我已经能和别人正常对话了。我发现,其实沟通并不可怕,只是我一直在给自己设限。
镜中我:灵魂的倒影与追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