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大概是现代人最熟悉的“老朋友”了。
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恶魔,总是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把我们拖入无尽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中。
最糟糕的感觉,大概就是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拖延,大脑里塞满了恐慌和焦虑,但它们却被困在一个拒绝行动的身体里。
你的内心在尖叫,但你表面上只是坐在这里,吃着饼干。
拖延的“魔力”拖延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把一件简单的小事变成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比如,你有一篇论文要写,截止日期就在眼前,但你却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徘徊,眼睛盯着屏幕,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你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儿,等灵感来了再写。”
结果呢?灵感没来,时间却悄悄溜走了。
拖延不仅会让我们错过截止日期,还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中。
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偏偏不去做。
这种矛盾的感觉,就像是一场内心的拉锯战。
一边是理智的自己,催促着赶紧行动;另一边是懒惰的自己,死死地抱住沙发,不肯挪动一步
拖延的根源拖延的根源,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做得不够好,害怕别人的评价。
这种恐惧让我们不敢迈出第一步。就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人,虽然知道对面有美丽的风景,但害怕摔下去,所以不敢跳。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大脑喜欢即时的满足感。
吃一块饼干,刷一会儿手机,这些都能立刻让我们感到快乐。
而做那些需要努力和时间才能看到成果的事情,大脑会觉得太累,于是就选择了逃避。
打破拖延的“魔咒”打破拖延的“魔咒”,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重新同步起来。
设定小目标把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奖励。
比如,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设定一个目标:写完第一段。完成之后,奖励自己一杯咖啡,或者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
这样,慢慢地,你会发现,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限时挑战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比如30分钟内完成某个任务。
这种限时挑战可以激发我们的紧迫感,让我们不得不立刻行动起来。就像参加一场短跑比赛,哨声一响,你就必须全力以赴。
接受不完美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害怕做得不够完美。
但要知道,完美是不存在的。
与其花大量时间追求完美,不如先完成任务,然后再逐步改进。
就像画画一样,先画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再慢慢细化。找到自己的“动力源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力源泉”,找到它,就能让行动变得轻松。
比如,你可以在完成任务后,奖励自己一顿美食,或者一场电影。
或者,你可以想想完成任务后的好处,比如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拿到奖金。
这些积极的反馈,会成为你行动的动力
内心的和解拖延不仅仅是一个行动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心理上的问题。
我们需要和自己的内心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拖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拖延的困扰。当你发现自己又开始拖延的时候,不要责备自己,而是要温柔地提醒自己:“没关系,我可以慢慢来。”
然后,深呼吸,调整一下状态,重新开始。
镜中我:灵魂的倒影与追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