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窦琚等人在抗议无果后发现窦撤已然不让家中子女前去探视。过了些许日子,窦琚辗转谈听到窦撤在软禁母亲期间对其不闻不问,一日送去的食物多不管是否有发馊变质的,入秋转冷后饭菜变馊的几率大大下降,转而送的是冷硬伤胃的食物,除此之外秋凉后该提供的一应保暖用具都被收走,屋内其实已然无物可御寒,此种情况下已然不再年轻的人很容易着病。然而窦撤根本不愿意在相关事宜上多花心思,对于卫子衿的身体问题根本不愿意多搭理。直直让卫子衿的病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更不用说关注居住环境,导致病情多有反复。
听闻消息,窦琚当即明白了窦撤之心,不由得怫然。至此,他明白了窦撤因为韵宜一事耿耿于怀,早已不待见他们母子即姊弟兄妹,甚至于宁可轻信旁人之言,也不愿相信自家子女。但是不知他竟然还会如此苛待母亲!看来所谓的离心,也不过他在心里希望割裂他们关系的借口罢了!!至此,他们二人之间,怕是再无情分了!
于是,在亲情之分无法护持母亲平安的情况下,窦琚最终选择了上告府衙。
府衙查实之后认定窦琚及其姊妹所述无误,窦宅中确实存在违背女皇所定律法的行为,遂即可拿人。而此时,纵然窦撤有妻妾子女多人,却无一人能够为他奔走脱罪。如此情况,确是窦撤万万没有料到的。
窦撤走后,窦琚代行家长职权,将母亲卫子衿解禁,重新送去之前应有之物,请良医为其诊治。多日后,卫子衿病情逐渐好转。而此时,府衙也在进一步了解窦撤的情况。
当今帝系东海孟氏前朝时因官位迁居辽东,之后逐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统领一方豪强,所行之风皆带有胡风,于周中后期以后的保守之风格格不入,加之孟氏自有一套体系,于关内部分地区所行不尽相同。所以迁都新都后保留部分地区豪强自治的权利。窦氏所在地区便是其中之一。窦撤是本地豪强,仗着在新都的历代孟家帝王实行的对于给予当地豪强相当的自治权,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维持调解当地的习俗生活,祖辈在朝中不算有品阶官员,但是在当地却享有特权。因此尽管诸多律法明面上与新都同步,但是对于豪强内部还是制约不多。何况近些年来,新都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又相对放松了不少。于是官衙在查访相关案件细节时,无意中发现窦撤宅中纳妾人数超标,完全不符合礼制规定的如此品阶之人纳妾的上限。超额纳妾,是为僭越,有违律法,怕是此事也不好官衙自行量罪。最终,官衙决定先按照云正帝定下的新法,以凌虐妻室之罪先让被收监的窦撤暂时革去特权,安排扫洒治下的西阁。
正佑四年正月过后,窦撤开始被正式发派扫洒西阁。
而窦琚,早在过年前带领妻小母亲离家投奔大姊韵宜,自去新都谋生路。从此以后,改姓卫,三个孩子也各自姓了卫姓或妻子的史姓。随后,所有卫子衿所生子女,皆改姓了卫。
新年窦撤被提出扫洒西阁之时,接到的便是这样的消息。大儿重新给二弟提供了和他生母王氏酌情自主择亲的权利后,就抛下窦家的产业不愿意承继,连姓氏都不愿再冠以窦姓。紧接着,又有消息传来,二儿子也同时改姓了王,协议把家业扔给了三子窦玖。而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更是急剧风云变幻,赵玉钩从江崇处了解到她在宅中与众妻妾相处艰难是窦撤有意为之,意在以她为靶子之后愤然自请下堂,带着小儿子归家自行抚养,不再把儿子记在窦家名下。八月后,其余几位妾也陆续离开,要求下堂。卫子衿离开之前通过官方手续办理“义绝”,已然把窦撤气得吐血,没想到一年之内,竟然众妾都自归家,把自家的孩子都跟了自家的姓。虽然这其中有官衙请示后得出的运作,但是窦撤还是觉得心里一口老血堵着不上不下。
大辽西阁公公纪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