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浚闻言也不敢耽误,急忙去了御书房。
果然,他的两位皇叔已经到此地许久了。
拓跋焘不悦的看了他一眼。这种事情,也能耽搁,日后怎么将这大魏放心交付与他。
拓跋焘:既然来了,那就继续吧。
拓跋焘:你们都说一说,那位柔然公主应当如何安置?
拓跋余:柔然公主如何安置,自应当由父皇定夺。儿臣不敢妄言。
拓跋翰:柔然此次直接派遣公主前来,诚意十足,儿臣认为应当择一优秀宗室子弟与其完婚了,以表我大魏对柔然的重视。
拓跋浚:皇叔 ,柔然派了公主来,若大魏只派个宗室子弟去,是不是有些不妥?
拓跋翰:此言差矣。
拓跋翰:大魏是受上天庇佑的正统,柔然不过是边境一个小小的部落。用我们的宗室子弟与柔然结亲,已经是抬举他们了。
拓跋浚:可是……
拓跋焘:东平王,既然如此,你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拓跋翰:这……回父皇,还未。
大魏如今的宗室子弟,在京城里能叫得上名号的大都是一些纨绔,就算是有些名气的,也不过是仗着皇家名号而已,才气也不过如此,武功更是早就颓废,因宗室子弟一直处于皇权边缘,至于权势,更是没有多少。就算是极出挑的也不过如此而已,那柔然公主一行人来京已经多日,想必有些事情也早就打探清楚了。
就算是在宗室里选个最出挑的,人家也未必愿意。
拓跋焘想来也是知晓情况的,疲倦的挥了挥手。
拓跋焘:还有别的主意吗?
不管怎样,都要全力促成那柔然公主与大魏的和亲。
不然,和亲不成,柔然王如果出兵大魏,那么,这满朝文武能打的也不过叱云南一人。
他如今夺走叱云南的权利还来不及呢,又怎会将更多的权利、民心拱手送与叱云南?
大魏的武官也不少,历代皇子均有习武之人,可怪的是,这些人全都比不过叱云家。从叱云家追随先祖立国到今日的叱云南,各各都是武功造诣极深,深谙兵法,用兵如神。那些其余的武官根本比不过叱云家,为此,他一直忌惮叱云家实力。
本以为将年幼的叱云南父亲害死之后,叱云家便会没落,他也能借此收回大半军权。却不料,这叱云南竟是比父辈祖辈们还要厉害。小小年纪就能统帅千军万马,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厉害人物,未及弱冠就名满天下,使人闻风丧胆,更是让叱云家比往日辉煌了许多。他更是眼睁睁的看着叱云南一步步成为了大魏最年轻的正一品大将军。
这种人放在乱世是安邦奇才,放在当今边境已经逐渐安定的北魏却是个祸害。
天底下哪有只识大将军不识当今天子的道理?
而且,叱云南手里的军权太多了,他手底下的士兵太唯他的命令是从了。
这样的将军,对皇室来说就是一个祸患。
叱云家历代忠心耿耿是不错,可惜,叱云南手里的权利太多了,叱云家在民间的声望也太多了。这就犯了大忌。这样威胁皇家威严的家族,就应当连根拔起。
他一直刻意纵着叱云南,只是叱云南虽然跋扈却并没有犯过任何出格的错误,想整治都整治不了。
反正,这一次的和亲必要得成功。无论如何,不能再给叱云南博得 百姓好感的机会。
拓跋焘:南安王。
拓跋余:父皇,柔然只说了要和亲,却没有说让皇室中人何等身份地位的人与她和亲,更没有指名一定要让柔然公主做正妻啊。
听到想要的答案,拓跋焘满意了。
拓跋焘:都退下吧,此事容朕再想想。
长乐字仙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