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兰放下毛笔,恭敬地站起身:"请先生教诲。"
邓女傅打开锦盒,取出一方古砚:"这是前朝大儒用过的砚台,你可知它为何能流传至今?"
如兰摇摇头。
"因为它承载了文人的风骨。"邓女傅将砚台放在案上,"习字如做人,需得端正。一笔一画,都要用心。你看这砚台上的纹路,像不像一个'正'字?"
如兰仔细看去,果然见那砚台上的纹路纵横交错,隐约可见一个"正"字的轮廓。
"记住,"邓女傅执起她的手,在砚台上轻轻摩挲,"做人要像这砚台一样,方正不阿。习字也是如此,需得心正、身正、笔正。"
如兰郑重地点头,重新执起毛笔。这一次,她的手腕不再颤抖,笔下的字迹也比方才端正了许多。
窗外,微风拂过,卷起几片落叶。如兰专注地写着,浑然不觉时光流逝。邓女傅站在她身后,目光中带着欣慰。
"很好,"她轻声说道,"你已经明白了习字的真谛。"
如兰抬起头,看着邓女傅清瘦的面容,忽然问道:"先生,您为什么要教我这些呢?"
邓女傅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因为你是盛家的女儿,将来要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些技艺,不仅是为了让你在人前有面子,更是为了让你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低头习字。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但只要有邓女傅在身边,她就觉得安心。
夜色渐深,烛光摇曳。如兰仍在案前练习,一笔一画,都写得格外认真。她知道,这不仅是在习字,更是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当然,邓女傅也深知如兰还小,耐心不足,专注力不够,因此也不会一味的只叫她练字。君子六艺和女子八雅齐头并进。
半个月下来,邓女傅发现,如兰在射、书、棋、酒这几项上进益很快,其他的稍慢。
为了不打扰如兰学习,也为了不让林栖阁知道如兰的事,王氏以孩子们年龄小为由,免了七个孩子的晨昏定省。
梅花引:画船听雨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