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想起过往人生,发自内心的说:“娘四岁时,便被你外祖母送去了叔叔婶婶家,那时,无论我如何哭求,你外祖母都不肯同意带我去西北。”
“那时我就想,是不是我不如姐姐聪明,不如姐姐漂亮,母亲才不喜欢我的?若是我不那么痛恨书本,若是我早点像姐姐那般嘴甜讨人喜,母亲是不是会多喜欢我一点?我就不用去叔叔婶婶家?”
如兰没听懂母亲话语里的悔恨,骤然听到母亲提及被送去叔叔婶婶家的经历,害怕的问:“娘是要将我送去大伯家吗?”
王氏没好气的点了下如兰的额头:“美的你,就是你想回老家偷懒,娘还舍不得呢。”
如兰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脑袋一歪靠在母亲怀里:“娘最好了。”原本她还准备了一车轱辘的话,求娘不要送她走,这下用不上了。
王氏低头,看着女儿依旧稚嫩的脸庞,一时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又想着女儿还小,将来总会明白的。
一旁服侍的刘昆家的心下微叹,又是这样,以前每次太太有心督促五姑娘上进时,都被五姑娘奇怪的话语给蒙混过去,只是……想到五姑娘的处境。
刘昆家的思索了一番,端起桌上的糕点给母女俩:“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一样,让人读了又读却还是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如兰嘴唇动了动,一副犟头倔脑的样子:“我又不用考功名,做什么要读书搞那么深奥的问题?”
刘昆家的笑道:“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仅只是为考功名,更多的是修身养性,姑娘想想卫姨娘和林姨娘,那林姨娘并不比卫姨娘美貌,可她通读诗书,气质比卫姨娘好了不知多少,再仔细打扮一番,也不差卫姨娘什么。”
这下如兰可算是明白了,如兰:“刘妈妈是想说我不如墨兰明兰美貌,便要多读书提升自己?”
刘昆家的原还准备了其他说辞,但观如兰的态度,又迅速想到了以毒攻毒的法子:“女子四德,容貌是其次,最重要的德行。一个人的德行,彰显于言谈举止之间,姑娘之所以每次都输给林栖阁那位,不正是因为言语表达不到位么?想要条理清晰的辩解,非读书明理不能达。”
许是被墨兰压制得太久了,如兰便动摇了:“母亲方才说,父亲给姐姐请过先生,我也要请,而且只给我一个人请。”
王氏斥道:“你连描红都坐不住,请什么先生?”
如兰不肯,跺脚撅嘴,王氏又劝又哄,刘昆家的继续说:“太太,姑娘说的也是,那些个经史子集,诗词书画我们不懂,天下自有懂的人,请一个先生教姑娘,没准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姑娘和两位表姑娘,哪位不是自幼请先生启蒙??便是四姑娘,老爷也没少教导,只咱们姑娘,还未接受过正经教育,没的耽搁了姑娘,太太不妨请老夫人出面,请一位女夫子,以服侍为名,进府教授姑娘学问,想来老爷也不好说什么。”
王氏听了如兰和刘昆家的话,才决定为如兰请先生,这才带着如兰回娘家,王老夫人虽然偏爱长女,但对小女儿也是照顾的,因此当即便吩咐儿子王衍和儿媳韩氏去办。
王衍很是疼爱如兰,当即就有了主意:“母亲可还记得邓女傅?她是先帝赏赐给咱们家的丫鬟。”
王老夫人听到邓女傅,一时还想不起来是谁,听到王衍说起先帝赐给王家的丫鬟,才猛然想起:“当然。”邓女傅,名邓玉溪,原是荣国公府的孙女,荣国公府被抄家之后,家中女眷或因有罪被罚去充军,或因牵连被没入教坊司,或降为奴隶,送到各大臣家中侍奉主人。这位女傅便是被降为奴隶,被送到了王家。
梅花引:画船听雨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