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利奥三世发起捣毁圣像运动,整个基督教世界,特别是拜占庭国内,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的,一派是反对,后来的君主有的支持,有的反对,圣像一会儿被建起来,一会又被打碎
他的儿子名字叫君士坦丁,这个是君士坦丁五世了,他和他爸爸一样,完全支持捣毁运动,而且是个强硬派
他喜欢战争,带着军队从奥普西金军区穿过,准备去攻打阿拉伯,但是这个军区的司令是他的姐夫,阿尔塔巴斯杜斯,竟然偷袭了他,他的姐夫登上了王位,而君士坦丁五世则跑到了自己父亲当年的军区,取得了胜利,终于在被赶下王位的第二年,回到了皇宫
痛定思痛,他发现,奥普西金这个军区有重大的安全隐患,谁当上这里的司令,都有资本跟皇帝叫板,所以他很快将这块军区分拆成独立的,拥有不同职能的军团,平时互不干涉,在保证帝国安全的情况下,得到了一只属于自己的机动部队
于是他又想继续进攻阿拉伯,这个适合的阿拉伯内部也乱套了,这时的阿拉伯,这处在第二个王朝阿巴斯和第一个王朝倭马亚更替时期,阿巴斯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衣大食,因为喜欢举个黑旗,倭马亚战败后退缩到阿拉伯半岛,阿巴斯王朝掌权后,考虑到原来的都城大马士革离仇家太近了,不太安全,于是将都城迁到了现在的巴格达,距离君士坦丁堡远了,距离产生美,双方都感觉舒服多了
他借着阿拉伯内乱,收复了不少地方,但是等到阿拉伯缓过劲来,就又拿了回去,这段时间,阿拉伯和拜占庭这两大帝国的势力在边境均衡,都占不到什么大便宜,对彼此领土的野心变成了部分地区的边境摩擦,正好两边都需要休息
拜占庭最不缺少的就是敌人,阿拉伯不打了,更恶劣的仇家又冒了出来,那就是保加尔人
还记得这伙人吗?他们是第一个在拜占庭版图上建国的,后来他们帮助被割掉鼻子的查士丁尼二世复位成功,收了不少好处,接着又帮助利奥三世攻打阿拉伯,打赢后,拜占庭帝国答应每年给一笔压岁钱表示感谢,保加尔人得了好处也不感激,继续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占领了很大的一片地盘
结果他们又要增加年贡,皇帝当时就怒了
君士坦丁五世在位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保加利亚的几次大战,其中,以公元763年和公元773年两次最为著名,他不断打退了保加尔人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再一次化解了灭亡的危机,还打到了对方的腹地,让保加利亚国内生灵涂炭,短时间内无力再攻打拜占庭,但皇帝的目的是彻底了结他们,公元775年,年迈的他再次出征,但是死在军队里
本来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军功是第一位的,但教会兴起后,评价皇帝的指标就与信仰有关了,君士坦丁五世挽救拜占庭,本来应该是帝国的大救星,可就是因为在圣像的问题上动作过于粗暴,后来崇拜圣像的那一派掌权,将他的尸体挖出来丢进了海里,等到后来,拜占庭帝国又受到保加尔人的攻击,老百姓又开始怀念他,组队去他曾经的坟前痛哭
他共有六个儿子,第一个皇后生了长子利奥四世接了班,但这个皇帝自幼多病,所以为他找了一个比较强势的老婆,皇后就是来自雅典的艾琳,利奥四世这样的身体当皇帝,宏图大志基本不敢想,最重要的事情是安排自己的儿子顺利接班,他死后,自己的皇位顺利由自己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继承,还让太后艾琳成为摄政王,共治天下,但是排位顺序还是君士坦丁六世是第一个皇帝,艾琳是第二个皇帝
罗马帝国——一代豪强的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