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像样的皇帝出现,帝国就危险了
利奥三世来了,公元717年,他乘着阿拉伯军队大举进攻,来到君士坦丁堡受到百姓们的欢迎,推翻了以前的皇帝,但他绝不能算是篡位,因为当时的皇帝一直要求下台,他来了,然后传位给他的,没有一上台就坏了名声
海战他不怕,因为有希腊火,关键是陆地战,但是他也不怕,他拉帮手,帮手就是保加利亚,在他的劝说下,保加利亚觉得,他们在拜占庭的版图存身,基本上可以跟主人家相安无事,如果这个主人是阿拉伯,恐怕就没有那么安宁了,于是,他们愿意和拜占庭联手作战
公元717年,攻防战开始,显然,这一次,阿拉伯人也没有想到,对付希腊火的方法,加上天气寒冷,几乎是老天都想要拜占庭得胜,最后阿拉伯人死伤过多,最后回去,这是君士坦丁堡第二次阻挡了阿拉伯人的庞大进攻
他更加完善了拜占庭国家安全的根本--军区制,重新划分了部分军区,让这一制度更符合国情和需要,影响颇为深远
拜占庭帝国这时有两股很强大的势力,一股当然是军队,另一股就是教会
基督教发展到这个时候,势力已经很大了,阿拉伯征服了不少基督教地区,当地的百姓也许会迫于压力改信伊斯兰教,但那些有神职的基督教公务员不会,他们跑到拜占庭寻求耶稣的庇佑,这也就导致了利奥三世统治下的人口,教室和僧侣及其它与教会相关的人员增多,教会是国内最有钱的机构,本来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还不用交税,享受各种特权,现在这些新的老爷们进来,根据优惠政策,又获得了一份利益,挤压了老百姓的生活空间
本来根据圣经,基督徒是不能搞偶像崇拜的,也就是说,一个基督徒应该是内心供奉天上的主,而不是在教堂或者修道院,供奉一尊泥塑的耶稣像,可这件事情到了他这个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教会居然开始挂一些耶稣的画像或者雕像,让信众过来朝拜,教会也跟着财源广进
他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他和他的手下认为,拜占庭遭遇的不幸,都是偶像崇拜搞坏的,为啥人家穆斯林就那么神勇呢?人家就绝对不搞偶像崇拜
公元726年,他下了一道摧毁圣像的诏书,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连绵百年的:捣毁圣像运动
那些不愿意遵守的教堂就被拆了,财务就被没收,这些土地又转到了军队和贵族的手里,财富充实国库,所以,皇上捣毁圣像的支持者还是很多的
可他这一搞,罗马教廷坐不住了,屡次交涉无果,皇帝态度强硬,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三世给他最严厉的惩罚,也就是,开除了拜占庭皇帝的教籍,他也不是好欺负的,本来西西里岛和伊比利亚两个地区是交给罗马教廷管辖的,现在他宣布,以后这两个地区,拜占庭收回来了,交给君士坦丁堡的大教长管理,意大利南部的拜占庭领土,本来是让罗马教皇收税的,现在也不许他收了,这事也让教皇很生气,此后的日子里,不管哪个欧洲君主,只要是,让教皇高兴,他就把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冠冕给人家带上,完全不顾及拜占庭这个罗马帝国正统接班人的感受
这一次,他和罗马教廷的决裂,被认为是希腊文化和拉丁文化的正式分裂,
他战胜阿拉伯,名声甚好,捣毁圣像,又让他背了不少骂名,好在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功绩,也就是立法,他在任期内编修了查士丁尼大帝的法典,查士丁尼一世,这部法典太过于浩大繁琐,执行时有诸多不便,他细化了部分章节,取消了一些死刑,对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增加了保障,让法典更加人性化
就算他功过相抵吧,他正好统治拜占庭24年,驾崩的时候,国家肯定比他登基的时候更平静、更安全、更富裕
罗马帝国——一代豪强的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