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个例子,比方说你妈催婚,听起来好像是你们这个家庭的问题,我你们要一起去解决他,但是你活着的本质目的是让自己快乐,你要跟他划分开界限,我要让我快乐,逼我结婚会不会让我快乐?不会,所以我就是你逼我,我不管,我负责我自己的部分。如果你这样决绝,你妈就会不快乐,但是你妈不快乐是他的问题,他要自己去解决,因为从逻辑上讲,一个人是没有办法为其他人的快乐负责的,他只能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比方夫妻之间婚姻出现问题了,首先你要想的不是说如何离婚或如何维持婚姻,你要想的是怎么样我自己更快乐,如果离婚让我更快乐,我就离婚,如果维持住这个婚姻让我更快乐,我就尝试去维持住这个婚姻。但是我不能因为对方的行为影响到自己。
如果你认为对的行为让其他任何人感到不适,感到不快乐,那是他们的课题,你不必为此担心,更不要因此而改变自己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但是我呢?就是守住我自己这一方心灵的天地。安德勒本质上认为,人要拥有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比方说我领导让我加班,他不给加班费怎么办?我还是加班,为什么呢?因为我不希望被他讨厌,这就没有做到课题分,你要有被他讨厌的勇气,就是我不加班就是不加班,我要加班,你要给我加班,对我负责的是我自己分内之事,那如果我不加班让你不高兴,那是你的事情,你去想吧。但是他的理论有个bug,就是说他某种程度上假设这个社会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渴望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一共有10个人,10个人都让自己快乐,大家都在为这个单位,为这个集体做贡献,尝试让这个集体变得更好,那就天下大同。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你比方说你不加班对吧,别人都加班,只有你一个人做到可体分离,你大概率是会失业的,所以我认为他差一步就成熟,很多人没有过,他们读过了,不见得每个人认。阿德勒心理学把人的这种主导因素看得很重,就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其实很多,只是你不自知,就是我通过阿德勒心理学,我还就是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相对比较喜欢学些。当下可以改变未来,当下也可以改变过去。
我认为人的这个时间轴是二维的,现在改变未来,很好理解现在为什么会改变过去。比方说我以前很缺钱,按照正常发展的话,这种缺钱的经历会让我变得比较自卑,但是我通过阿德勒心理学这种目的论,我随时可以改变我自己啊,我做到问题分离,我现在变得比较积极向上,快乐,甚至勤奋,通过阿德勒心理学我是可以随时做到的,对吗?
如果我是一个自卑的自己,我看我过去这种缺钱的经历,我就会觉得,哎哟,我过去好惨,导致我现在也很惨。但如果我现在变得积极向上,我在看过去的经历,我就会想,啊,正是因为我以前缺钱,所以我才更加知道珍惜我的工作,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如果你能改变现在,你就可以改变未来,也可以改变过去。过去虽然是同样的事情,但是你回忆的色温和色调都变了,对吧?以前可能是冷色、绿色,现在是红色,暖。好的。
市井奇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