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题:请谈一谈你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的看法。
答案(仅供参考):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2.新方案和新标准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优化整合,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劳动、信息科技等课程也独立设置,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新变化还注重了学段衔接和学科配合,加强了幼小衔接和小学初中衔接,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和学科间关联,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段的学习。
4.在课程内容上,更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5.新方案和新标准还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
6.同时,评价改革也得到了重视,不再仅仅局限于分数,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进行跟踪评价,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师德规范的内涵。
1.师德规范具有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 主要表现为一种以自觉自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
2.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的教育专业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简答题]简述师德规范的四大功能。
1.对弘扬高尚教师职业行为的引导功能。师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着引导作用,促进教师提高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 改善自己的职业能力,弘扬高尚的教师职业行为。
2.对违反师德底线行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不仅能约束教师行为, 也能引导教师适时调整自身的职业行为, 还是保护教师权利的有效途径, 它能让教师的行为真正做到有规可依、奖罚有据,以达到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保障教师权益的双重目的。
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师德规范既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 又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4.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教师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表现出来:
①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塑造和培育参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以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来影响社会公德,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②是教师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影响社会公德;
③是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以及自己培养的“产品”来参与和促进社会美好生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建,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简答题]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鸦片战争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许多思想家在提倡新学、反对旧学的过程中, 提出了大量发人深省的思想和教育言论,对师德规范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其中,清末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对于师德的论述, 颇具代表性。他对师德规范提出的要求, 主要渗透在其所设想的教育体系中, 针对不同的教育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规范要求。
2.民国以后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教育改革问题, 对师范教育中的师德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蔡元培要有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认为教师应该做“民众的先驱”;杨贤江认为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全人生”的指导责任。
方便复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