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自我圆满前,人生的大功课都是很难做得过去的:求财者,也许兢兢业业会累积一笔财富,但最后终究是守不住一点点流失掉,抑或是天降横财但是横发横破;求爱者,也许会遇到一个让你突然很上头或者各方面感觉很合适的对象,但是稳定和谐的关系经营一定需要的是自身的大智慧,和大福报来平衡得住关系的积极走向,不泄耗,同进步。然而,人世间有多少可怕的业力关系根本不如人所愿得在一刻不停得创造各种伤害与被伤害,在推动着六道轮回中的新的纠葛不清永不停息得进行着……
我们尽可能止住人生不幸与灾难的根源在于管好这颗心,清净自己的念头。娑婆世界的人要有所求,但是一定不要过多贪求,在求之前,要先尽量客观得审视自己,『当下能量层级和认知状态下的我是否能够去求更多想要的?我想要的是否合理和匹配?』
更何况,我们来人间一场,其实真正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占有』什么,不论是物质还是情爱。我很喜欢一句话『我来人间这个学堂就是为了成为圣贤,这是我的灵魂有且仅有的唯一目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体验,既然是体验,那就不抓取,无所求』。
我希望自己可以同许多的人事做减法。
但那些失声的青春,失落的童年,频频回望的旧事,如果没有被光阴删减也无事。那里面有我自己的独白,就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我们都可以兀自圆满。只因我们是最会书写自己瑰丽而暴烈的笔触。
人生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人生,而这个没有结论的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学里对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就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本来世界就是缺憾的,而且不缺憾就不叫做人世界……
像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缺憾的世界。但是也有人通了的,晓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缺憾的世界。像曾国藩在晚年,就为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太圆满就完了,作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
人生最忌太过圆满,不信你看看身边的人:
有人婚姻不好,但子女很优秀;有人婚姻很好,
但身体不太好;有人事业很顺,但家庭不和睦;
有人家庭和睦,日子却很清贫。人生最好的状态
就是"求缺不求满":福不可享尽,让三分给他人;
利不可占尽,留三分给他人;功不可贪尽,
分三分给他人,如此人生才得真正的圆满。
可是渐渐我忘了 每一个人 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果重来一次 16岁的我依旧会做出这个决定 那我又怎么能去批判当时的自己呢 错的不是16岁的我 而是现在的我 是现在责怪16岁的我 是现在逃避责任的我
其实我应该明白的 每个选择 或许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肯定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现在的我 不管是改变方向 或者继续坚持 都会有自己的圆满和缺憾 坦然视之 坚定行之 未必就不能能看到另一番别致的风景。
"又舍不得你,又和你结不成婚,又想多陪你走一段路,这道题该怎么解。" 大鱼海棠里的鼠婆说:"不要预设和别人共渡一生,就自然的相处,命运把你们带到哪里就到哪里。天若有道,自不会让有情人分离;天若无道,人就应该遵循天命。"
两个人没有结果,为什么会相遇呢?你怎么知道今生的相遇不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呢!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