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执念,得心安。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
人要懂得变通,学会取舍,
明智的放弃,永远胜过盲目的执着,
很多时候,放下,即出路,心宽,则路宽。
当你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在指责你,质疑你,你习惯性愤怒回击,这个反应就是表层意识,你被指责和质疑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它只是一面镜子照映出你内心渴望被他人认可的需求,你以为世界不认可你,实际上是你自己不认可自己。
然而,真正的意识是与万物合一,是向内求和自省,只关注自己的觉知,只把一个个事件当成镜子,不去做评判,完全不受当下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只在经历“相”,不把“相”变成执念放在心里,留给我们的觉知就越来越多,我们内心就越空旷,那么就和高层意识的链接就会更紧密。
在高维意识中如如不动,因为你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该做什么,不会被外界声音影响,这就是一个自我不断圆满的历程。
这里的圆满不是世俗意义上物质和权利方面实现的成功,也不是收获名望。是彻底抛下了当下的事件和人作为参照物,只看自己内心感受的平和和充实。
当你圆满了,你再一次回到被指责和质疑的场景中,此时你只是在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语言,然后你问自己他们为何这样?
是我真的做的不够好,还是他们被自己表层意识蒙蔽了,而我成为了他们的镜子去映射他们内心的负能量?
你的内心会给你清晰的答案。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更应该感谢生活中找我们麻烦,挑刺儿的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走向自我圆满的贵人,一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可接纳自己,二来可以检验我们如如不动的心到底修得如何。简单来说,就是放弃你习惯性的情绪反应模式,放下执着,感受平和,练习接纳、接纳、再接纳的过程。
年龄渐长,免不了得考虑自己和家人们的健康问
题。除此之外,人到中年还要面对工作、婚姻和
亲子关系的考验,心灵时常惊涛骇浪,难以长久
安宁。
但是我们常常忽略那个最基本的真相:真正困扰
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
不依不饶,就会画地为牢。
人啊,但凡没有和内在的那个“我”形成和谐的关系,并且尚未发自内心真正爱上自己,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本自具足,那么,凡是向外所求得来的东西,第一都不长久(但人世间本就都是无常,所谓的长久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第二还有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灾难(命运早在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中暗暗标好了价签,德配了位,即自我修行达到了能支撑得住的程度,那么这个价格到时付起来就轻松一点;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个代价恐怕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你去观察,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眼看他朱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戏码,世人大多都有所求,求这世间名利地位,荣华富贵,被人所爱……在这娑婆世界有所求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我们一切的所求都应该建立在牢固扎实且强大的地基上(可以理解成个人的福德资粮,也可以解读为我们每个灵魂的修为和智慧高度),没有良好的地基作为支撑与铺垫,后期拼命得往上舔砖累瓦,也许你的这个人生建筑会有一时的辉煌明丽,但一旦有个大一点的考验,便是风雨飘摇,甚至一片狼藉。
人活杂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