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之后,王如两字传遍了京都,所有人都知道,今年的状元是摊子的,和别人吵架都硬气了不少,张口闭口就是新科状元可是个女子,可见女子做学问未必就不如男子。
书坊酒肆之间还有聊着聊着就打起来的,你别说,不管哪个世界,有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食古不化的,就有那种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勤奋努力的。
有不少的意气书生竟然十分赞成墨渊允许女子考科举的事情,觉得以往的规矩都是束缚,就应该解开这种束缚。
这种影响很快从京城辐射到外地,有赞成的有反对的。
殿试,琼林宴,授官,墨渊说是一视同仁,就真的是一视同仁,清梨顺理成章成为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众位已做好了抱团排挤清梨的准备,但是,清梨的丈夫,折颜也在翰林院上班,人家夫妻一起修书,一起整理文献,折颜手把手的教清梨怎么起草圣旨,没有别人搅局,人家做的一点不差。
至于另一位女进士,叫俞萍的,因为一视同仁没有优待,三榜进士是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的,自然是等待候补,但是没有人给活动,还有一堆顽固派搅局,她就依旧只能等待候补。
不过,估计她心里也很清楚,她不可能一直候补下去的。
不出一月,清梨就成了从四品侍读学士,之后墨渊便交给了清梨一个任务:京中有不少孤寡老人和垂髫乞儿,都是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子,想办法将这些人好好安置。
墨渊还说,需要调用什么人,用多少银子,尽管开口,但是这事情必须给办好了。
虽然墨渊这么说了,但是众人心里还是有数的,清梨不可能无限制的用人用钱,按照以往的理解,调用人还好说,用钱,那自然是越少越好。
这个任务不可谓不艰巨,众人都等着看清梨的笑话。
清梨只说,“臣听闻,三榜进士俞萍眼下正等着候补,不如将俞大人调过来,协助臣一起办好这件差事。”
墨渊自然无有不允。
得到这个旨意之后,清梨脚不沾地地开始选址,动工,找城防兵马司将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接过来,然后按照劳动能力分类,之后再给他们提供岗位,尽量让更多的人自食其力。
至于孩子,自然全部送到学堂,学堂也是现开的,这就免不了要请夫子,相应的还有后勤,安保。
清梨早就从墨渊那里拿到了这次所有参加科举的女子名单,在她们落榜之后,还让折颜特意为她们找了营生,悄悄帮助了她们,就是想把她们先留在京中。现在清梨和俞萍一起登门拜访了那些落第的女子,这些可都是走投无路挑战现有社会规则的人才啊,可不能把她们放走了。
有了学校,那不就得有医院,得有食堂,还得有配套的娱乐活动场所,学生买书买吃的买文具,衣食住行一条龙不得都办起来。
朝中众人以为这是个难搞的工程,这确实是个难搞的工程,但是,一旦把这些散落各处的贫苦百姓集中起来,就是一股力量。
综影视之清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