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著:张纯如
2022.07.25—2022.08.02,第一阅。
推荐指数:5颗星。
缺点:作者已故。
推荐理由:引用纯如这本书中的警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读后感:2022年8月2日上午7:25看完这本书,心情很沉重,感慨很多很碎,故沉淀一天再来写这篇读后感。由于感慨很碎很多,所以我选择分段式将其中几点感悟写出来。
①首先,我是一个浅薄的人。最近一两个月起,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浅薄的人,在这里,“浅薄”不是带有歧义的“浅薄”,而是字面意思的“浅薄”,即所专不深所涉不广之意。还好在我尚且年轻时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时不晚。
中学时历史书上有写南京大屠杀,今时只记得关于那一课,历史老师说到南京大屠杀时不过是说了遇难日日期以及多少同胞遇难而已,期间用了些“烧杀掳掠”类似的几个很悲痛的词概括了这一事件。
不痛不痒,麻木,这就是我当时上课时的心态。
因为那时候的我对三十万这个数字没有什么规模概念,对“烧杀掳掠”这种词也没什么直面观,所以没办法调动起我对此事件的共情,由此,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薄情的人。
直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唐山四个女孩”的事件,我看到了许多残暴的镜头,突然间想起多年前学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时那寥寥数语的概括,于是整个人蓦然间从头凉到脚,不寒而栗。
三十万同胞遇难啊,这是什么概念?!
是啊,现在一个碎尸案或者一个虐杀案就能全国震惊,为何小八嘎在华夏大规模的屠杀、虐杀、奸杀、强奸却没多少人对此有记忆呢?
现在网上小八嘎说没有听长辈们说过南京大屠杀,且华夏作为大国应该有大国的心胸,没必要一直纠结过去,要往前看。
对此我表示呵呵。
甚至网上很多华夏人说:都过去了,没必要一直把仇恨放在心上。我想说的是:屠城之仇,虐杀之恨,岂能过去?!
现下仍有很多人谈及历史南宋时仍然觉得靖康之耻是宋史上极大的耻辱,却为何在谈到南京大屠杀之时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觉得只有几个点发生过屠杀而已?这能过得去吗?小八嘎至今不承认自己的暴行,不为自己的暴行道歉,他国在战争中侵杀我国同胞的战犯在过幸福的后半生,而我国的这些牺牲的先烈,幸存下来的同胞却过着凄凉矜寡恐惧的后半生,我只想问“为何就不能把仇恨放在心上呢?”
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事,难道不比宋帝被俘虏期间发生的事更加耻辱可恨吗?!
这里附上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②小时候听父亲提起蒋和毛,父亲总会说很多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最后下一个结论:蒋之所以只能龟守一隅,是因为他差了些时运。
一直以来我大体是有些偏向父亲这个结论的,毕竟这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一件很迷惑的事情,即:明明蒋的装备、财物、军队都比毛的好,甚至他还是军校出身的,怎么就败给了一个教书先生呢?
但是最近我改变了蒋的看法。
蒋,他有帝王之才,但他没有帝王之德。故,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他都占尽了,他的德却配不上那个位子,能龟守一隅已是上天给他最大的善待。以上看法可浓缩为三个字:他不配。
书单推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