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是农忙时,梅襄就见缝插针地找时间默写《温病学》的知识。当然,用的是简体字,繁体字,她还是不太熟,容易提笔忘字,也会影响默写速度。梅襄每整理一篇,就会让林深用繁体字抄一遍,顺带巩固他的记忆。林深看着梅襄的简体字有点哭笑不得:“梅襄,没想到你写字竟然会缺笔少画!平时也没见你偷过懒,怎么就在写字上喜欢偷懒?对了,来,你跟我讲讲,你这个是什么字?不会是你自己造的吧?”林深指着“蚕”字问梅襄。
“蚕,僵蚕的蚕。”梅襄想想繁体字蠶就烦躁,那么多笔画,写起来真的是太费事了,还有很多字也一样,你比如蘆葦,也就是芦苇,濕熱,即湿热,憂驚,即忧惊,肝鬱氣滯,即肝郁气滞,鬼知道她在写处方时有多痛苦,好在处方写得潦草一点也没大关系,她偶尔还能糊弄一下。提起写处方,梅襄就无比怀念现代的简体字,怀念电脑,怀念打字时键盘那啪啪啪啪的声音。
梅襄打着考林深功课的幌子让林深抄《温病学》,林大夫也支持让林深抄,林深无法,只好趁有空时老老实实地抄书。
夏粮种上,接着便是端午。这边关于端午有首童谣“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挂香包。喝佩兰,插艾蒿。”端午前一天,有小贩到林家庄卖粳米和槲叶,村民纷纷拿出小麦来交换,一斤小麦换十两粳米,一两小麦换十片槲叶。今年小麦大丰收,每家都换一斤半斤的粳米。这时还是十六进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是八两。梅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从小用到大的十进制,所以算数一不小心就会算错,在梅襄这里,十六进制比繁体字更难适应。因为算数算错过好几次,梅襄没少被林深嘲笑,说她算数差,林萱也叮嘱梅襄,作为医者,经常处方开药的,算术还是要好好学习的。梅襄默默在心里替自己辩解:我高考数学140分呢,我数学不差,真的,请让我适应适应,请让我适应适应。
第二天包粽子煮粽子,粽子还没出锅,便香气四溢。梅襄是第一次吃槲叶粽子,槲叶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香气,做出的粽子比普通的箬竹叶、芦苇叶都香很多,粽子里只包了大枣,却也香甜无比。
清晨开始,相继有村民过来买香包药材。香包多以苍术、白芷、菖蒲、香附、辛夷、薄荷、紫苏等组成,芳香避秽,也能防一点蚊虫。林大夫家在麦收前就开始准备相关草药,村民装完香包,又去野外采集艾草和菖蒲,挂门边,再煮佩兰茶,也是芳香避秽的。佩兰是芳香类中药的一种,芳香化湿,醒脾避浊,梅襄很喜欢佩兰的香味,所以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佩兰的那段话记得比较清:“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其中的兰,便是佩兰。
端午这天,林姑姑回娘家,一家在快中午时才到达。饭后,林大夫拉姐姐到医馆,说起鼠疫防治的事情。林姑姑对灭鼠没意见,但对老鼠传播鼠疫一说不屑一顾,对疠气之说,更加不赞同,道:“这些都是老祖宗从来没有讲过的,你都从哪里听来的痴言妄语?这些离经叛道之说,你听听就罢,千万别去乱用,毕竟人命关天,我们做医者的要为病人的性命担责!”
梅襄没想到医术更高的林姑姑反倒更难说服。想想也是,为什么林大夫那么容易接受梅襄的理论,那是因为他从小医学天赋不高,先是不如爹,后又不如姐,这对他自信心打击蛮大的,猛然碰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医学水平又比自己高,他那点关于医术的自信于是被敲得粉碎,因此梅襄说什么他便信什么。但是林姑姑不同,她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名医,又熟读伤寒杂病论,有足够的自信心,所以对梅襄口中这种闻所未闻的惊世之言,很难接受,不,是不接受。再说现在也没有鼠疫给梅襄治,梅襄也无法用事实说话。
林深见梅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