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姑他们在营盘集西边的周庄,也是一个大庄,离林家庄约十几里路。周姑父他们家也是医户,世医,周爷爷的医术还可以,方圆几十里,有点小名气,但周姑父明显不如他爹。林姑姑医术比林大夫明显好一点儿,也比周姑父好点儿,和周爷爷相差不多,加上性格强势,周姑父于是便成了妻管严。林姑姑持家有道,日子比林大夫家过得强一些,家底也多一点,所以今年还能有余粮来周济娘家。
只听周姑父边卸东西边跟林奶奶、林大娘他们讲笑话,说刚在集上买麻花,林姑姑戴着他的帽子,有人赶车被挡了道,于是就喊:“前面的大爷让个路。”林姑姑闻声扭了一下头,那人一看忙改口:“不对,不对,大哥,大哥让个路!哎,不对,不对,大姐,大姐让个路!”
说得一院子的人都大笑了起来。林大娘笑着拍林姑姑的胳膊:“姐,不是我说你,你就不能整点颜色鲜艳一点的衣服?”
林姑姑开口,倒是一口清亮的女音:“我从小就不喜欢那些红的绿的,再说,什么衣服不是穿,讲究那么多!”
林大娘只好继续笑道:“好好好,知道姐你不讲究。也别站院里干聊了,进屋坐,喝口热茶!”
招呼客人坐下,摆上茶水、炒黄豆,林大娘带着林萱去厨房准备午饭。
林姑姑坐下,仔细瞧了瞧林奶奶后,便忍不住流泪:“娘,您又瘦了!”
林奶奶拍拍闺女的手安慰林姑姑:“哪有,你娘我一直都是这样瘦,哪里有又瘦!你前两个月才送了半袋粮食,这又带了粮食来,你家够不够吃?”
周姑父忙道:“够吃,够吃,娘您放心,这几年集上来找秀英看妇科病的人多,她今年又熬夜织了好多布,我们家粮食完全够吃。”
林奶奶摸了摸林姑姑的手,也流下眼泪来:“这茧子真厚!闺女啊,别熬病了,我们这边日子还过得下去,你别操心我们那么多!”
林大夫在一旁羞愧得抬不起头:“都是我没用,还要姐来周济!”
本来开开心心的年,小孩子们正嚼黄豆嚼得欢,这一会气氛却不怎么好。林姑姑看到,忙岔开话题:“小峻,你不是托人带信说要给我看什么番薯,快带我看看长什么样?”——林大夫全名叫林峻。
说到番薯,气氛立即又回暖,林大夫忙拿草筐去地窖扒了十几个番薯出来,交给林姑姑:“姐,这就是番薯。”然后把红薯的好处和栽培方法又说了一遍。
林姑姑一家子都听着很新奇,周姑父看着林姑姑商量:“咱家要不试着种点?”
林姑姑瞪了他一眼,周姑父脖子一缩不说话了。林姑姑转头问林大夫:“小峻,这个番薯,你能匀给我多少?”
“我家只剩七八十斤,只能匀你三十斤。”
“好,那就匀我三十斤,我晚点给你送三十斤高粱米,你看中不?”
“姐,我哪好意思再要你的粮,这三十斤白送。”
“就按我说的定,你要是不要,这番薯我也不拿了。”
“那好吧。”
……
不久午饭做好了,兔肉焖黄豆、萝卜炖鸡、猪肉炖南瓜笋(嫩南瓜切片晒干做成的食物),素炒白菜、粗面馒头、小米粥,虽然菜多肉少,仍看得林家一年都没吃过肉的小孩子们直流口水。菜分两份,厅堂一份,厨房一份。
这里的规矩,女人吃饭不上桌,但林奶奶说,咱家人口少,不讲究那些,大人一桌,小孩一桌,正好。于是大人坐厅堂,小孩去厨房。虽然小孩子们都很馋,倒也没有抢,两家小孩家教都不错。
林深见梅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