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实物收入的价格,在《明实录.孝宗实录》中也曾提到过,“每绢一疋给银五钱,布一疋给银一钱五分,著为例从之”。朱佑樘时期,一匹绢大概五钱银子,一匹布大概一钱五分银子。纺织业收入的17.8万匹绢和115万匹布,大概的价值是8.9万两和17.25万两。总计约26万两。纺织业的原材料,丝、绵和棉花的价值,肯定要比成品低。这些原材料价值应该不会超过26万两。再加上其他纺织品的价值,这么估算的话,纺织业每年的收入大约也就50万两左右。织布机、种茶的收入,我们从《明史.食货四》中可以看到,景泰年间茶叶的价格是“茶百斤折银五钱”。一百斤茶叶大概五钱银子。我们用这个价格计算,弘治九年共收入8.9万斤茶叶,这些茶叶价值大约4.5万两白银。盐业一直是古代朝廷的重要收入,弘治九年盐业收入205万引。明朝洪武年间规定,“盐引”分为大引和小引。大引四百斤,小引两百斤。明孝宗时期使用的是小引,所以看上去数量是之前的一倍。盐业收入受产地、品质的影响,不能以单价来计算。我们以各地盐业收入的大概收入来计算。据《明史.食货四》记载,明朝主要的盐场每年的收入大概是:两淮收入60万两、两浙12万两、山东5万两、福建2.2万两、河东3.6万两、广东1.1万两、四川7.1万两、云南3.5万两。总计约95万两。
除了这些主要的收入,明朝还有一项实物收入“草料”。草料的价格在《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五》里面有记载。弘治七年时,一匹马每个季度要消耗“料九斗,草三十束”。这些草料的价格是:“每草一束,给银二分”。也就是说草料的价格大概是二分银子一束。弘治九年共收入3894万束草,这些草大概价值78万两白银。(古代的战马要消耗大量的草料)
这么算下在弘治九年,如果收入全部折合成白银,明孝宗的收入是这样的:
现金收入:约55万两白银。
农业收入:粮食价值约3176万两、草料价值约78万两,茶叶约4.5万两,共计约3260万两。其中有800多万石粮免征,未计入。
盐业收入:约95万两。
纺织业收入:约50万两。
总计大约是3460万两。这就是明弘治九年明孝宗大概的收入。这个收入既不是穷得叮当响,也看不出明朝的白银储量有多大。不过从这个数据我们还是能看出明朝的一些状况的。
上面的数据是朱佑樘“在位”时期明朝的收入,还不能说是明朝的全部收入。因为明朝还有一个特色,王爷特别多。这些王爷的收入并没有计入其中。光在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就一口气封了自己儿子、侄子等二十五个藩王。这些藩王的收入其实也是明朝整体收入的一部分。
朱佑樘时期的金银为何如此少?
从弘治九年的收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农业生产,另外就是弘治年间白银极度缺乏。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明朝的“钞”从发行初期的1贯等价1两白银,到了弘治九年已经成了1贯等价0.0003两白银,贬值了约333倍。这个贬值速度也说明这种货币政策存在巨大的缺陷。(古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景)
时期为何白银数量如此之少?
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明朝时期对矿业的开采不用心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明史.食货五》中记载,明朝初年,有大臣申请开采山东、陕西的银矿,谁知朱元璋拒绝。他还说道:“言利之臣,皆戕民之贼也”。
大明:我竟然是大明武宗正德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