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在上,小生这厢有礼了!”
他抬起脸来我细瞧了才认出来----
“张举人?”
他有些腼腆地点了点头……
这日洗干净了换上书生穿戴,只见他眉目俊秀,鼻梁高挺,稚气未脱却也轮廓分明,实打实的俊俏书生!与先前那个衣衫破烂灰头土脸还穿女装的判若两人,差一点就没认出来……
我瞥了冯保一眼,目光对上了,我当即就猜是这小子拿了人好处和他一道拖我下水!
我转身就要走,对那张举人说:
“你要是还想见督公,就另寻他路吧,请我听书大可不必!”
我不能告诉他,因为他生得太过俊俏,走我的后门见方直……只怕会死得更快!
冯保拉住我,好说歹说央着我听完书再走,这臭小子还继续卖关子,“你就不好奇他身无盘缠,又无亲友,怎么拿到的贵宾铜符?”
见我怀疑地盯着他,他连忙摇头自证清白,“我可没这本事!逸史氏来挂牌可是这掌柜和东家请了好久,雅间早预定完了,那东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有那么大脸?”
东家是费妈妈,她见了银子,才不会稀罕小冯保的面子!想来,有道理……
吴巧娘不发一言,拘谨恭敬,拿自己当丫鬟。我也怕这样来来去去让她更不自在,这才示意众人入座。
不多久,小厮敲了开场锣,众人簇拥下一位发须花白的老丈信步而至,走向书台。这说书先生确实“神秘”,他戴着一张滑稽的半脸面具,只漏出口鼻和下巴,肤色黝黑,开口却是官话雅言?
冯保对我说,关于他身份有很多猜测,有说是落魄的当世大儒,有说是赋闲在家的官员,更有说他是皇室宗亲的……
几句闲白后,先生照例要咏颂一首开场的弹词。琵琶和三弦动起来,听书的观众立刻默契地平息敛声,上百人的茶馆里居然鸦雀无声,都在期待着先生的弹词。
我冲下边儿张望一眼,还有不少书生打扮的带着笔墨书纸,等着记录……
先生吐字明晰,声音洪亮,跟着琵琶三弦的节点用“宫调”咏颂了一首《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弹词咏毕,先是静默,接着就迸发出一阵喝彩。
我也惊了,叹了一句:
“这是谁的词?韵律工整,大气蓬勃,不逊名家……”
张举人手速快,字迹工整,已将整首《西江月》记录了下来。他轻声告诉我:
“就是这位逸史氏的词,据说他有二十一首弹词,对应二十一史,这首讲的是隋唐。”
今儿的书讲的的确是隋唐,武周朝“请君入瓮”的故事:
武周女皇帝位不稳,重用酷吏,压制李唐宗亲。先用一个周兴当刀子,罗织罪名迫害看不顺眼的宗亲和大臣,大兴冤狱。
先生说,被迫害的宗亲大臣无不喊冤叫屈,牵连的家奴更是发卖打死不计其数……可这没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只有他们败了,死了,天下人才能看清形势,不敢忤逆皇权!
等周兴刀子拿久了,人有点飘了,女皇便顺势而为,反手重用一个来俊臣迫害周兴,反正没人不恨他!
来俊臣请周兴吃酒,把人灌得差不多了,便问周兴:
遇上死不认罪的犯人怎么办?
周兴关爱后辈,把自己的酷吏经验拿出来分享:
把人塞大酒缸子里,四周点起柴火,让犯人看着自己慢慢变熟,做成干锅烧肉,没有不招的!
嫁个太监搞事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