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永昌郡的火把节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山寨前燃起了巨大的火堆,头上插着五色羽毛的祭司们,先拿着手鼓与摇铃围着火堆诵念一番,随后各大土司率领族中青壮男子围在火堆旁围圈齐声高歌,年轻未嫁的美貌少女随着歌声跳起了动作优美的祈福舞。
土司夫人率领族中妇女手托粮种、盐巴、土酒和熏肉,向自家田地走去。待得回来时,手里带回了一颗庄稼苗,供奉在搭建好的祭台之上,祭司们围着祭台,又开始唱唱跳跳。
少商听不懂西南话,满耳朵只听到“朵落”“都则”什么的,但看到众人双手合十,目光虔诚,嘴里念念有词,于是也入乡随俗,跟着默默祷告起来。
不多时祭礼告一段落,各大土司纷纷带着儿子向崔祈献酒,崔祈一一领受,还用西南土语唱了一曲《饮酒歌》,回敬了各大土司。
随后崔祈带着崔无度下场问候起了各族中的老人,崔无度捧着酒瓮,提着酒杓,两人走到哪里,恭迎敬贺之声就响到哪里。
如英也带着少商向土司夫人们及其族中有头有脸的女眷敬酒,矩度雍容,人情礼意虽一点不差,但其中却暗含敲打之意。
少商看了一眼有些喝高的文昌侯,昨日深夜回府,早上匆匆打过照面又忙着接见永昌郡太守,公务冗杂,忙至下午,一口气都没歇就马不停蹄地赶来参加火把节,压根没时间和阿姊说上几句话。
可父女行事如此默契,一人拉,一人打,恩威并施,刚柔兼济,真是让人不服都不行。
敬完酒后,如英便放少商去和秀柏看斗羊了,自己则留下和几个土司夫人继续说话。
山寨前的火光一直到天明时分才熄去,崔祈一夜未睡,满身酒气,如英亦是面色微倦,父女二人回程时共乘一辆马车。
待得马车驶出山寨,崔祈便忍不住骂道:“薛嵊这个蠢货,差点坏我大事!”
蜀中战事在即,公孙氏自然是必败无疑,可公孙氏在蜀中经营多年,一定留了后手。兵败之后,其余孽要么南下,要么北上。
北上他管不了,若是南下,夷汉混居的永昌郡便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此时明明正是拉拢土族之际,可薛嵊不知听了谁的挑拨之言,鬼迷了心窍,搞起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套,看几大土族之间略有摩擦,就想挑拨其内斗,趁机削弱一番,还好发现及时,并未酿成大祸。
如英撑着下巴道:“薛舅父这几年也算十分尽心了,阿父也不要过分苛责,换了他就是!”
崔祈道了一声罢了,又问道:“你说,我该选谁替做我的臂膀,替我稳定后方?”
如英想了想,“您觉得小舅父如何?”
崔祈皱眉:“他那个倔强性子,只怕不肯来。”
“小舅父自是不肯的!”如英摸摸下巴,笑眯眯地说出了自己的盘算,“您看阿兄如何,论亲近可信一条心,谁能比得过您的亲生儿子?”
崔祈冷呵了一声:“可我的女儿比儿子更合用,不如我现在就给你定个好郎婿,叫郎婿替外舅分忧,你看如何?”
“儿女婚事,自由父母做主,女儿岂敢不从父命?”如英挑眉一笑,“阿父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不妨说出来给我听听。”
如英心中有十分把握,在她彻底好起来之前,阿父绝不敢将她草草嫁出去。
崔祈气结:“你这个小没良心的,满心满眼都是你阿兄,就不心疼心疼你的老父!那李氏心机不足,手段欠缺,她能撑起家门吗,她能替我料理内事,替我周旋在各世交之间吗?”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