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楼垚没一会儿,桑氏笑吟吟地钻进车厢,只见少商将头埋进隐囊里生闷气,如英坐在一旁解九连环玩。
见她来了,如英起身让座,道:“我行事冲动,让叔母见笑了。”又拍了少商一下,“长辈跟前,好好说话!”
少商不情不愿地抬起头来,侧躺着,歪着头看向桑氏:“叔母,我真不知道这人发的什么疯,真叫人讨厌!”
桑氏笑道:“少年慕艾,人之常情,这有什么?”说罢,从袖中摸出一支小巧玲珑的青竹横笛,递给少商,“旅途枯燥,我来教你吹笛罢!”
少商利索地接了,一脸欣喜:“阿姊早就说要教我乐理,只是一直不得空。叔母愿意教我,那可太好了。”
或许是传自程太公的天分,桑氏略教了几日,少商便学得有模有样,将一支简单的《竹枝调》吹得活泼悦耳。
确定底子不错后,桑氏开始教她吐纳练气,务使气息均匀绵长。为达成这个目的,桑氏理直气壮地要求少商每日都要骑马或步行,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如英对此乐见其成,甚至还亲身上阵教少商骑术。
她看了一眼少商座下的马,挑剔道:“这匹马不好,太过温顺,没有灵气。等过些时日,我叫人从北地套一匹小马驹给你。”
“马儿要从小养到大,日后驱使才能得心应手。”如英的这匹坐骑就是伴着她长大的。
“就像阿姊的这匹马儿吗?”少商想伸手想摸摸如英坐骑的鬃毛,结果它很不给面子的扭了扭身子。
少商撇嘴道:“这马的脾气可真大,像阿姊。”
“物似主人形,我养大的,自然像我。”说罢,她轻夹马腹,一骑绝尘。
二十余个侍卫纷纷策马跟上,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忽然唱起了歌:“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如英以啸声相和,锵金鸣玉,响彻云表,惊起林间飞鸟无数。鸟雀叽叽喳喳,如英又撮唇呼哨,一记长音接着一记短音过后,不多时一只苍鹰飞过天穹。
鹰鸣破空,燕雀止声。
少商拍马追至如英身侧,惊叹道:“这么大的老鹰,我可从没见过呢!”
“这天地浩大,你没见过的多了去了。”如英又发出一记短呼,为首的家将曲起手臂,苍鹰便停驻于上。
少商知道猛禽性情暴烈,不敢贸然伸手,如英便带着她从头颈摸向双翅。
两人就这么痛痛快快地玩了一路,桑氏与程止欣然作陪。
桑氏热衷风雅,程止附庸风雅,如英最懂风雅。路遇名山或山野奇景,一行人总要停留一天半日,摆一场小小的野筵。
众人以石面或木墩为食案,酒器碗碟均用粗陶,连木著都是歪歪扭扭,不成规制,十分妙趣天然。
菜肴虽然简单,却绝不将就。如英出行带了数名庖厨,不用特意吩咐便各自使出看家本领,将难以下咽的野菜团子做得十分香甜可口。
还有一名专做炙肉的,手艺更是一绝,撒上秘制香料后,再配上软乎乎的小饼,吃得少商还有程娓三姊弟满嘴流油,程止也偷偷松了腰带。
席上众人谈天说地,上至国策得失,下至前朝兴衰,如英与程止时而一同拍手叫好,时而意见相左,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相让半步。
程止拉着桑氏为自己站台,如英扯着少商凑数,等到车队进入兖州陈留郡城,少商不但可以和程止夫妇合奏半部大父的遗作,肚子里也多了些墨水,各种奚落人的典故更是信手拈来。
星汉灿烂之人美如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