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冬天,小学教师彭克忠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放在六和桥。
他带领着一帮工人,在这里的煤窑旁边,修建他的新房子。
最后花了108000元,彭克忠代表妻子从煤窑上买到了一块450平的地皮,一切全部遵照妻子的意思。买卖合同上乙方写着胡远笔的大名,旁边才是他的签字:彭克忠(代)。地买下来了,他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始在六和桥建房。还是按照妻子的意思;新房的一楼是超市,二楼住人。同时他也一样在等待,等待大矿进来。
前段时间,克忠回了一趟杉林村大坡上,他的老家。
他回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望年迈多病的爹娘,他是去找贷款证的。
此行比他想像中还要顺利,只要他开了口,老百姓家中的贷款证手到拿来。
也是,大坡上的大多数乡亲都不识字,也不知道贷款证可以拿来干什么,即便有部分人知道那东西可以拿去贷款,但他们贷几万块钱也没啥用,如果一不小心把钱花光了,银行催款的时候他们可还不起,善良的乡亲们都不愿意冒风险,彭克忠老师既然有这个需要,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又不损失什么,再说彭老师已经非常清楚的讲明了款是他去还,身为人民教师的彭克忠拿着国家工资,在化乐街上还开着生意最好的服装店,他又是本村人,他建房子,这点小忙能帮就帮。
更有甚者,彭克忠老师到他家里借贷款证,他却直接拿出现金来。这些人家几乎都是有年青人在外地打工,赚到钱不去存银行,寄回家来找父母保管的,他们大多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留守在家里,给父母抚养。孩子要读书,迟早免不了要麻烦彭克忠老师,不如提前给他一个人情。彭克忠老师今日不同往时;服装生意做得不错,收入也稳定。大家都看在眼中,钱放家里不会下崽,放银行又不知怎么操作,不如直接给彭老师拿去修房子,以后有什么‘打扰’的地方,也好说话。
一群纯朴善良得可爱的村民,好邻居,好百姓。彭克忠老师笑了。
最后,他从颜九平家拿到1万现金,安绍融家拿到2.5万现金,林先逵家1.5万现金,表弟代義1.5万现金,彭闯2万现金,群姐2万现金。既然有那么多人愿意借现金给他。克忠想:干嘛还要冒风险去贷银行的钱,再说那还得付利息。现在看来,贷款证几乎是多余的了。他仅仅借了彭世春和蔡必万的贷款证,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村支书,一个是计划生育信息员,信用好,彭世春贷款证可贷5万,蔡毕万贷款证能贷4万,那些信用只是1万2万的,贷款证借到手之后,他又退还了。
克忠仅仅只花了一天时间,便弄到手近20万元,他感叹道:家乡富了。
其实他并不了解真相,他的家乡依然贫穷。他拿到手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不知是‘打工仔’们流了多少汗,攒了多少年,才存下来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牺牲了家庭的温暖,背井离乡打拼多年,寄回来给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希望他们过得好一些。这些钱辗转到了农村,家里的老人们却更加舍不得花。最后,这些血汗钱一-夜之间都到了彭克忠手里,成了他的修房款。
彭克忠老师果然没有辜负妻子胡远笔重望,他把所有拿到手的钱全部用在六和桥工地上。一次性付清土地款之后,剩余的钱全部用来购买钢筋水泥等建材。
马上要放寒假了,可却在这个时候出了事。
那天,彭克忠在五年级(3)班监考语文。
那天,胡远笔在‘浪漫小坞’守店。
那天,彭克忠想着;等考完最后一科,去工地上看看工人们有没有偷工减料。
那天,何远笔想着:店里太无聊了,能不能找本黄色小说来看。
她毕竟是小学毕业的,简单的汉语还算认识几个。
胡远笔没有读书的习惯,自然不会买书,今天之所以突然想看书,完全是心血来潮。她没有书。可她丈夫却有许多的书,就堆放在床底下。
乡村教师的血泪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