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一种只能用古汉语表达的艺术,即使被翻译成人类的其他语言,也会失去大部分内涵和魅力,变成另一种东西。——刘慈欣《诗云》
“不喜欢听到英语老师上课说 translate it.”
“浪费时间?”
“因为译不出一种语言的本来模样,英语有自身的思考方式,为什么要用中文去理解?譬如 get,怎么译?”
“词典上有11个释义。”
“I get your ideas.”
“收到,明白,理解,领会。”
“你不觉得比起 get这些词汇都路单薄浅显吗?像中文里的意象,翻译后有名无实,有应用性无欣赏性。”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来日方长。”
“真的吗?”
“骗你干什么?你看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英互译的困难与匪夷索思。”
“去年起中考命题去掉十分英汉互译。”
“明智的举动。”
“不明智。我能拉你们三分。现在不行了。”
“古文同理。我一直觉得最难背的是现代文,因为像各种语气助词这种不同表达方式态度很难区分,还要刻意去记。但是古诗文言文就不一样,你读完之后会觉得他只能这么写,换一个字都会觉得很难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境界全出。
为什么要做文言文翻译题,他说的还不够明白吗?在学《岳阳楼记》,把酒临风 ,课下注释翻译说是端着酒,迎着风。要我们背。我就在想,不然呢,这四个字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还需要翻译吗?读“把酒临风”难道是读不出来吗,还需要翻译?
要是有个典故什么的可能比较难理解或者有个通假字你让我们翻译一下也就算了,但是这四个字写的这么明白,说的跟白话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还要翻译。
语文做题让翻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当时盯着那个题看了半天,我在想这有什么好翻译的。
幸亏我们学的已经是宋文,不是汉赋,要全是那种对仗押韵用典我都不敢想课下注释得有多少。”
“你不要以个体去总结全部。”
“早读他们在背文学常识,我在看小说。”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
“我针对的不是你,是现状。我们说英语看不明白,但我们从来不用英语思维去理解,我们说古文难懂,因为我们已经把文言画入难懂的范围,不想去懂。”
“你不可否认的是水平所限我们确实看不懂。”
“翻译之后没有美感,没有真实,各种借代象征讽刺双关荡然无存,无晴却有晴怎么译?”
“姐咱现在说的不是一个事,我在说事实,你在说理论。”
“我知道。”
“你知道你慷慨激昂什么?”
“想看看你反应。”
“想让我和你争还是顺着你说?给个标准答案,下次照做。”
“你不愧是你啊。”
“?我听不懂隐喻,说通俗的话。”
对不起,这次第一是我(重修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