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楼主说:
“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威廉·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说不定人类其实就是意识的产物呢?
“这样来看,意识流还蛮有意思的,那我可以看看这位乔伊斯先生的书可以吗?”
“行,但是〈芬尼根的守灵夜〉这部作品目前只有第一卷的翻译,译者是戴从容老师。后面的几卷翻译都还没有出来呢,不过据说是翻译完毕了,相信〈芬尼根的守灵夜〉很快就可以面世了,届时我也会引进这套书。”
“哦。”
“你确定要阅读乔伊斯先生的〈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吗?这两部作品有一定的阅读门槛。”
“如果是意识流的话,我就不追求结尾了。”
“那行,你跟我来吧。不过,我还是得说一下,意识流小说就是得认真看。意识流是个对脑电波的东西,它通过角色的意识流动,也就是心理状态的不断变动,来塑造丰满人物形象。所以,要理解故事里的人物逻辑,你不仅要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要了解故事中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个时代设置为故事背景,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场景,背景。并且,你还要揣度故事里人物的内心,做到共情 这样或许你才能读懂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外,乔伊斯先生的作品富有哲学思辨与批判精神,了解作者本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知道了。”
“说起来,〈尤利西斯〉这本书在某些国家的发表经历还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
我其实不觉得有意思,虽说我并不知道《尤利西斯》在那些国家出版到底遭遇了什么。
“〈尤利西斯〉进过两次美国法庭,第一次庭审第一次开庭的是几位不学无术的法官,其中作证的有很多知名人士,就比如:莫勒。
“他认为:本书是一部稀世佳作,它绝不会腐蚀少女的心灵。他甚至将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论理拿来讲述,但是几位法官甚至不认识这个什么‘佛洛依德’,所以,很自然而然的,第一次开庭败诉。
“第二次开庭时,乔伊斯的律师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尤利西斯〉的叙述模式——‘文学上的立体绘派画’,并且幽默地讲述了本作文字:您读起来可能会十分生气,但它不会把您推送到荡妇的怀抱里。法官们听罢也笑了,但是就是没有胜诉。”
“唉……或许,要探讨一部书到底淫不淫荡,要看这部书是不是会激发人们内心潜在的野兽吧……嘛……”
“不过,总之,这两会开庭倒也是让〈尤利西斯〉这部书轰动了社会。后来,1927年德国出版这部作品,1929年,法国出版这部作品,1932年,日本出版这部作品。这也推动了尤利西斯第二次走上法庭,这一回,像是叶芝啦,艾略特啦,本内特啦,福斯特啦,伍尔夫啦都对这一部小说表达了坚定的支持。
“而且,这位法官也很给力,他很认真地阅读了这部作品,并且认为这部作品很是诚实,他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旷世奇书,精彩,枯燥,阅读得下去,却又艰深晦涩。
哇伊拉之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