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保定城南有一家装裱店。店主姓常。三十几岁,穿长袍,很斯文,人叫他常先生。
常先生没有雇佣伙计,自己装裱字画,手艺很神,一些样子容貌落魄的旧字画到了他的手里,一经装裱,便神气崭新。
常先生是外地人。几年前到了保定,开了这店,常先生无有家室,经常一个人到保定看湖楼来饮酒。常先生善饮,久之便与刘三爷相熟了。
刘三爷是保定富户,三代经营绸缎,颇有些家财。闲来也做些收藏生意。
三爷是看湖楼的常客,保定的酒楼茶肆是富商们谈生意的地处。三爷来看湖楼是奔生意而来。三爷不饮酒,上楼只喊一壶茶。有时没有生意,三爷便与常先生闲聊神侃。常先生学问大,善谈。三爷考过秀才,饱学。两人渐渐淡得进港,由此熟了。三爷就经常到常先生店里购些字画收藏。常先生也偶然推荐一些字画给三爷。三爷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荐,一概买下,且从不斩价。三爷的娘子马氏放心不下,瞒着三爷,让下人拿着字画到京城找行家鉴定。皆货真价实。如此几次,马氏也就不再疑。三爷后来知道,就讥笑:“妇人之见。”
那天,三爷又与常先生在酒楼闲侃,侃了一会儿,三爷就问:“我真是不懂,今天冒失地问一句,先生目力老到,辨得真伪优劣,如何不做些收藏生意?”
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凡事依性情而定。三爷是聚财的性子,我是散财的脾气,好东西到了我手里,只怕是日后嘴馋挨不住,要换了酒吃的。”说完,就笑。
三爷也笑了。
常先生左右看看,凑近三爷。低了声音道:“我手上现有一张古画,主顾要大价钱。我劝三爷吃进,三爷可否有意?
三爷笑道:“先生替我看中,买进便是。但不知那边开价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
“三千?”三爷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
常先生笑道:“我仔细看过,此画实为无价之宝。唐代珍品。委实是主顾急着用钱,才忍痛抛出。三爷不可错过机会。”
三爷点点头:“既然先生已经认定,我明日凑足银子就是。”
常先生又道:“三爷若收下此画,万不可示人。若是有人开价,出多少也是不能卖的啊。”
三爷看常先生一脸郑重,点头说记下了。
三爷回家告诉了马氐,让马氏去凑足大洋。
马氏听得呆了:“什么宝贝?值这么多?”
三爷道:“常先生看中,断不会错的。你莫要再多言了。”
第二天,常先生携一布包,来到三爷家中。三爷屏去下人,又关门闭窗,常先生才打开布包,里边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层,最后取出一幅画来。打开,那纸已泛深黄。但托裱一新。
三爷埋头看画,却看不出名堂。抬头淡然一笑;“刘某眼拙,还看常先生指点。”
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画卷好,重新包裹严密,双手交与三爷,郑重说一句:“三爷啊,关于此画。我不再多说,此画价值连城,悉心藏之啊。”
三爷也庄重接下:“刘某记下了。”就喊进马氏,取来三千大洋的银票,交与常先生。
常先生就告辞。
第二天,三爷刚刚起床,下人来告,说常先生的店展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里。
三爷惊了脸,半晌说不出话来。
常先生从此失落,保定街上便传常先生原是江洋大盗,犯了重案,改名换姓,来保定藏身。三爷听过,无动于衷。
又过了些日子,马氏终是放心不下那幅画,差下人到京城请来一位古董行家家,鉴定那幅画。
那行家认真看过,一阵无语之后,长叹一声:“此画不假,可惜是揭品,便不值几文了。”
三爷一怔,忙问作甚揭品。
快乐是如何消失的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