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林黛玉正沉浸在哀伤的涟漪中,泪水如断线珍珠滚落,突然一阵庭院动静,只见薛宝钗翩然而去,身后宝玉与袭人等人的身影若隐若现。她心中涌动的疑问在礼教的束缚下化作犹豫,于是悄然躲到一旁,目送宝钗离去,直至宝玉等人重新掩上院门。那一刻,她对着紧闭的门户默默垂泪,仿佛在与自己的心事对峙。终觉无趣,才缓缓转身,脸上黯淡无光地褪去那一抹残妆。紫鹃和雪雁早已谙熟林黛玉的性情,常常见她独坐深闺,愁容不展,轻声叹息。起初,她们还会试图以言语抚慰她心中的创伤,或是担忧她思念双亲,或是忧虑她身在异乡的孤独。然而,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们的劝慰渐渐变成了沉默的陪伴,任由她静静地坐着,直到沉入梦乡。林黛玉则如雕像般倚在床栏,双手环抱膝头,眼眸中蓄满了未干的泪痕,就这样坐到深夜,直至疲倦将她拉入梦境。次日,四月二十六,正值芒种时节。按照古人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以各式祭品欢送花神,因芒种过后,百花凋零,花神即将退位。这在闺阁间尤其盛行,因此大观园中的人们早早醒来,忙碌起来。女孩子们用心地用花瓣和柳枝编织成精致的轿马,用绫锦纱罗折叠成华丽的旗帜,一一用彩线系在每一棵树、每一片花瓣上。顿时,园中彩带飘舞,花枝上挂满了象征告别的小物,宛如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那些装扮得娇艳欲滴的女子,仿佛比花朵还要害羞,比鸟儿还要自愧,这样的场景,言语难以尽述其美。
备注:林黛玉其实对薛宝钗有好感,只是她是个被阉割过的人,可能大多数阉人都是脾气很好的吧,想想那些没用的男人总是喜欢把麻烦抛给别人,比如夏河先生。但是麦洛洛大婶好像从来都是脑袋缺根筋,所以才会狗血淋头。
薛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还有大姐姐、香菱以及众丫鬟们,在花园里嬉戏,唯独林黛玉不在其中。迎春不禁笑道:“林妹妹去哪儿了呢?真是个慵懒的小精灵,这个时候还在贪睡吧?”薛宝钗接口道:“等着,我去把她挖起来。”说罢,她撇下众人,径直朝潇湘馆走去。途中,巧遇文官等十二个戏班女孩,彼此问候一番,聊了几句家常。宝钗回头指着远处:“她们都在那边呢,你们去找她们玩吧。我去把林姑娘带过来就来。”说完,她款款走向潇湘馆。正行间,不经意瞥见宝玉已经进了门。宝钗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宝玉和林黛玉自幼一同长大,两人之间毫无避讳,嬉笑怒骂无常。而林黛玉素来多疑,又喜怒无常。此刻若自己跟进,一则会让宝玉尴尬,二则恐怕会触动黛玉的敏感神经。罢了,还是回去的好。主意已定,她转身欲离去。这时,她的眼前掠过一对如玉般晶莹的蝴蝶,大如团扇,翩翩起舞,穿梭于花丛柳丝之间,煞是引人入胜。宝钗心中一动,想捉住它们玩耍,于是从袖中抽出扇子,轻步迈向草地。那双蝴蝶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穿过花海,越过柳丝,似要飞越湖面。这景象反倒激发了宝钗的好奇心,她悄无声息地尾随其后,直至滴翠亭。此时,她已是满面香汗,呼吸微喘,却依然全神贯注。宝钗无意间扑蝶,正欲返回,却听见滴翠亭内传来窃窃私语。这亭子坐落在池水中央,四面环以回廊曲桥,四周雕刻精致的格窗糊着纸。
翻译版红楼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