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
超小超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下 (4-1)

1860年10月17日,英国人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抓获的18名英法“侨民”虐待致死为借口,发誓要焚毁圆明园,“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10月18日,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于是,英国米启尔中将率领3500名英军蜂拥而入,圆明园第二次遭受大火。这次大火,火势猛烈,给圆明园带来极大损失。英军步兵中校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录》回忆录中说,到了10月19日晚上,圆明园只剩下断壁残垣。

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京郊皇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訢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訢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沙俄侵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忙于对付外来殖民者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造成了北方边疆防备空虚。俄国乘虚而入,加紧蚕食和非法占领黑龙江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南的许多战略要地,而且,一直在寻找机会,想用条约的形式把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固定下来。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派普提雅廷为公使,与清政府谈判边界问题。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借口,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战争结果

联军撤退

1860年10月24日、25日,奕訢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签订条约

1858年5月,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23日,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侵略者以焚毁皇宫作为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游历万国 连载中
游历万国
夜空间里
为了工作在宇宙中寻找着可开发的行星和能源中的冒险故事。
0.6万字11个月前
带英重生记 连载中
带英重生记
晚夏的告白
英吉利前世作恶多端。今是重生。一定不要留下遗憾。要改变结局。
0.1万字11个月前
浮梦千年 连载中
浮梦千年
莫鸿
或许历史的遗憾是真的可以改变的吧..........
1.0万字11个月前
天下为吾 连载中
天下为吾
独家特辑
爽文剧情
0.0万字11个月前
大汉史 连载中
大汉史
明晚吟
汉国943年历史
0.1万字11个月前
龙之之渊 连载中
龙之之渊
中殇
1.0万字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