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冬雪绵绵初至,殿中已被小太监们擦拭得窗明几净,花香与未干的水汽相融,加之殿中炭火洁净,暖气幽幽一烘,越发显得幽雅清新,令人闻之欲醉。
婉贵人和庆常在结伴走进来,一眼便看到了打扫的宫女将开得正好的绿梅从白色瓷瓶里取出,解下斗篷便问:“这绿梅颜色这样好,娘娘不喜欢吗?”
“冬日里只有梅花,可若是连喜好都要与旁人一样,倒不如不必用花卉装饰,更添素雅。”婉瑗从里间踱步而出,凝视了一会儿那几枝弘历亲口吩咐人送来的梅花,绿色的梅花本是娴妃最爱,却不是她喜欢的,“东施效颦又有什么意思。”
“娘娘说的是,这花虽好,可若是不能令娘娘欢喜,那也是留之无用。”庆常在上前扶着婉瑗的手,卖乖道,“听闻娘娘喜欢玉兰与菊花,待过几个月玉兰开花了,嫔妾给娘娘送些过来,若能博您一笑,便是这花花草草莫大的福分了。”
“庆常在有心了。”婉瑗微微一笑,见宫女捧了绿梅就要走,倏然道,“且慢。皇上一番心意,本宫倒不如借花献佛。娴妃喜欢梅花,将这些给娴妃送去吧,就当是本宫的一点小小心意。”
“嫔妾也总听说娴妃喜欢梅花,那日外出赏梅之时,还与兰贵人相谈甚欢。”婉贵人跟着望了那绿梅一眼,笑意颇深,“许是真心爱梅之人。”
阖宫上下上下都知道翊贵妃不喜欢她这位刚入宫的族妹,本着不愿得罪翊贵妃的心思,宫里少有人敢主动亲近她的,娴妃从前做事那样周全,怎么会不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想来也是故意如此罢了。
娴妃与海贵人亲厚,那日婉瑗为求自保检举海贵人自己给自己下了朱砂,害得弘历厌弃了海贵人,平日里只是嘱咐太医前去诊脉看顾,自己却再也不曾踏入延禧宫看望海贵人一次。在这宫里,恩宠无异于性命,婉瑗断了海贵人的恩宠,虽是她自作自受,可娴妃和海贵人却只会觉得她不通人情。
升米恩,斗米仇。
往日总有千万般的恩情,只要有一样触犯了她们的利益,从前那些恩情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不止如此,只怕她们心中还要恨上婉瑗呢。
“兰贵人性子冰冷冷的,不大喜欢出来走动,对宫里的姐妹也不假辞色,却好似与娴妃娘娘很合得来。”庆常在会意,也跟着道,“听闻,与娴妃娘娘初见,她便亲亲热热地唤起‘姐姐’来了呢。”
宫中嫔妃以姐妹相称并不算稀罕事,但兰贵人毕竟身份特殊,放着能被她名正言顺称作‘姐姐’的翊贵妃不去亲近,反而与娴妃相谈甚欢,这又如何不叫人多心呢?
“梅是花中君子,娴妃与兰贵人志同道合,皆是爱梅之人,自然合得来。”婉瑗眼中闪过一丝讥讽,却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打发了人将殿中所有的绿梅都送去了翊坤宫。
眼不见,则心不烦。
新年过后便是元宵,到了二月里,最兴盛的节日便是‘二月初二龙抬头’了。
这一日,弘历亲与皇后去了先农坛祭祀。回来时,皇后兴致颇高,便命人在长春宫中置办了家宴邀请弘历一同迎春相贺。
皇后自爱子早夭之后,一直郁郁寡欢,甚少有展露欢颜的时候,此次主动相邀,弘历也觉得皇后难得有这样的情致,便也答允了,又让御膳房做了许多皇后爱吃的菜送去。
弘历如此重视,嫔妃们哪有不趋奉之理,于是便由慧妃起了个头,遍邀了宫中嫔妃一起为皇后迎春纳福,如此热热闹闹的,竟也成了一个小小的家宴。
几个月前,慎贵人生了一场大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可今日这样热闹,她也强撑着身子前来赴宴,倒也算是难为她了。
皇太后虽未亲至,却也让福珈封了一大屉子的阿胶核桃膏给皇后补益元气,并另赠了两把童子如意,以盼皇后早日再生皇子。
弘历心里惦记着皇后,命人送了一盒进贡的东珠,名贵无比,余下的妃嫔也各分得一颗。婉瑗打开被呈到面前的盒子,只见里头并非东珠,而是一支赤金的海棠金步摇,遂微微一笑,对上弘历的视线之后便又轻轻合上了红漆的锦盒。
如懿传:宜其室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