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一场风波,沈归楹倒是难得在慈宁宫待了这么久。
她和沈芷衣待在偏殿,薛太后说是说会有话问她们,但坐了许久了,也不见有人来唤她们。
沈芷衣最开始还安慰沈归楹,但一待就待这么久,弄得她心中都有些发慌,然而问过几次,给她的都是安抚之言。
沈芷衣心里不高兴,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留下她和楹楹是母后的决定,所以她只能找沈归楹说话。
沈归楹自然同她一起。
只是陪着她说话时,沈归楹也会想到自己看到的那两行字。
而这边,好不容易从慈宁宫回到仰止斋的众人也说起了此事。
三百忠魂案。
如今小辈之中,鲜少有知晓此事的人。
因为,这是大乾的禁忌。
二十年前,平南王逆党联合天教乱党犯上谋反,杀入京师。
平南王本是先皇的兄弟,十分骁勇善战,在朝中颇受拥戴。
可架不住先皇娶了薛太后。
薛太后的兄长便是定国公薛远,背后是整个薛氏一族,且彼时薛远还娶了隔壁勇毅侯的姐姐,也就是燕临的姑母为妻,大乾朝两大最显赫的家族便由姻亲与先皇连为一体,共同支持先皇,先皇岂有失败之理?
所以最终皇位更迭,是先皇取胜。
他登基后便将平南王远派去了封地。
孰料平南王并不甘心,暗中养兵,竟与在百姓间流传甚广、吸引了许多信众的天教勾结,势力越发壮大。
二十年前便与那天教教首一道,挥兵北上,直取京城。
重兵围了整座皇宫。
先皇彼时正在上林苑行猎,倒因此避过一劫,被上林苑精兵护着一路向北远逃。
然而当时还是皇后的薛太后与当时还是太子的沈琅却还留在宫中。
平南王的精兵与天教的乱党杀进宫去,却没见着薛太后与沈琅的踪迹,所以怀疑是宫中有密道,让他们逃窜出宫。
但叛军已然围城,薛太后与沈琅若是从宫中逃出,必要经过各处城门才能出城,是以,平南王立刻派重兵把守城门,一个人也不放出。
他对先皇恨之入骨,不找到身为太子的沈琅不肯罢休,便派人在京中挨家挨户地搜,凡家中有四岁以上、十二岁以下或高过三尺的男童,全都抓了起来。
平南王抓起来的男童足足有三百多人。而身为太子的沈琅时年八岁,他抓了宫中曾伺候过殿下的宫人来辨认,三百余男童中却无一个是沈琅。
平南王于是大怒——京中已围成铁桶,他不信人还能插翅飞了,便传令全城,若有人藏匿了太子,最好早早交出,否则便将那抓起来的三百余男童尽数屠戮。
当时,年仅 七岁的薛定非,也就是定国公与燕临姑母之子,主动站了出来,说自己乃是太子。
但尽管如此,那三百男童却也未曾被幸免。
后来定国公与勇毅侯援兵击退叛军,重新打开紧闭的城门入京时,只看见一片尸首堆积成山,全叠在宫门口。
下了三天的大雪,把人都冻到了一起,血凝成坚冰,拿了铁钎都凿不动,凿一块下来兴许还连着人的皮肉,等雪化成了水,人都烂了…
再后来,这三百余孩童都被先皇下旨厚葬,立碑于白塔寺,乃是为救太子而死的义童,于是白塔寺碑林又称作义童冢。
这,便是三百忠魂案。
因着事情涉及到当今圣上和太后,这件事自从先皇驾崩之后,便鲜少有人提及。
逆党如今此举…无疑是将勇毅侯府架在热锅上烤。
沈归楹想,也不知道谢危那家伙,都编了些什么说辞忽悠她那位自作聪明的皇兄。
她并不认为这件事情谢危处理不好。
毕竟如果这等小事谢危都没有办法处理的话…他的所有谋划,便也都没有必要继续了。
沈归楹和沈芷衣这一待,又是半个时辰。
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总之,薛太后让她们两个先回去。
毕竟明日还要上课。
综影视:降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