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太上老君内观经 道教的经典神话著作 简称《内观经》又称《内视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朝。《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中文名 太上老君内观经 类别 神话 简称 《内观经》 人物 太上老君 年代 魏晋
无题:典籍释义 内视作为养生方法,在先秦被道家发展的很丰富,《列子·仲尼》篇说: “务外游者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 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指做任何 事情,都不能忽视内观(视)的重要 作用,即要观心照己,静养元气。可 见内视作为修身养性之术,在春秋时 期已经形成并且加以应用。内现之 “视”,即用意“观心”或“照己”,说的是气功人静状态中所自我保持 的意念。在练功过程中,必须保持这 一意念,一是可代替诸多杂念,因为 人们的意识总是受累于外界事物,攀 缘外物,触境生情,内视时以一拒万, 转外向为内向,断外缘以求内静;二 是功中内视一念尚存,可避免人静后 出现的昏沉或困顿的现象。《干金要 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 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古乐器)。 五色了了分明,勿辍(停)也。”内 视的练法,既可内视脏腑的形态色 泽,如心像莲花,脾气色黄等,也可内视机体的功能活动,如腹式呼吸时 腹部的上下起伏,内气沿经络循行的 状况等。 列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贵虚。刘向《目录》:“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张湛《列子序》:“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任;顺性则所以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吕氏春秋·不二》说列子贵虚,柳宗元说列子“虚泊寥阔,居乱世,达于利”。贯穿《列子》全部思想是虚无。《列子·天瑞篇》说:“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也。事之破{石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既然是“虚”,就无所谓贵贱,保持清静虚默,不竞世俗之名利,这就是得到了“道”。列子崇尚自然,认为一切都在不停地幻化之中,瞬息盈亏,暗中移易,终穷归于寂灭,一切皆虚,无所谓生死、有无、是非、成败,顺自然之性,持虚静,便是与道合一。 列子重虚静的思想为后世道教所吸融,为其根本教义之一,经书中论述阐发颇多,如: 《太平经》卷一百三:“天地之性,独贵自然,各顺其事,毋敢逆焉。道兴无为,虚无自然,高士乐之,下士恚焉。”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