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时空学说 《度人经》 本身包含的哲学思想, 主要是宇宙生成论。 《度人经》 的作者和另三位注者严东、 薛幽栖、 李少微都受汉代哲学很大的影响, 基本都是炁一元论者, 认为是炁生成一切。这个炁是原初物质、 万物的发生因的意思, 并无本体的含义。 《度人经》 、 严东、 薛幽栖、 成玄英均认为宇宙开始时初劫叫做延康, 之后是龙汉, 再是赤明。 成玄英进一步说, 延康劫时混沌未开, 只有妙炁; 龙汉劫混沌初开, 仍未有万物; 赤明劫始有阴阳日月, 诞生诸天。 妙炁绕诸天一周, 便是一年; 与五方五行之炁交汇, 便产生四时和万物。而李少微说法不同, 他认为先有龙汉劫, 然后是赤明劫; 最后是延康劫, 三个大劫加若干小劫组成一个大周期, 当延康劫末时, 种民四天,即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以下, 一切彻底毁灭。 然后是关于空间问题的诸天说。诸天说可能是 《度人经》中最复杂的问题, 已有几位学者对其进行总结, 但都不够完整,问题是他们都把 《度人经》 中的诸天说当做完善的学说。笔者现将经中和四位注疏者的诸天说总结如下。五者的诸天说相同的地方是都认为有三十二天和大罗天。 《度人经》 提到了三十二天上有大罗, 也提到玉清、 上清, 但未提及有三天, 而当时玉清、 上清、 大罗很难说是不是一层天的名称, 那么 《度人经》 中的是三十二天说或三十三天说,道教的排列方式非常特殊。 在这里关于三十二天境界的高下, 成玄英初步展露了他的哲学才能, 他认为欲界的人有六欲根, 净化一根则可上升一天,六根俱净就进入色界, 再逐步净化六色尘、 六细尘、 六轻尘, 则进入无色界。无色界第一天的人没有形体, 只有心识。修行炁观, 可进第二天。舍弃心识, 达到无为, 可进第三天。这里的无为与下文兼忘是同义, 特指将空有等一切都看作无。成玄英指出, 这样则只保留了真, 而失去了应。如能将真与应统一, 认识到若有若无, 既无形象, 又能生成万象, 则升第四天。关于三十二天, 保留的成玄英的疏文至此结束, 很明显, 这里是成玄英重玄学思想的第一次登场, 我们猜测后面他也许会说达到非有非无的境界就能升入种民四天。在 《度人经四注》 中借空间来论述修行境界, 并不是只有成玄英一人, 但他的论述最为深刻。此前在解释原始天尊说经十遍的一段经文时, 也只有成玄英一人将其解释为修行境界的提高。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