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发展 伴随神仙之说的产生,巫觋便利用之更为渲染神怪,有的并利用当时萌芽的科技,加以宗教渲染,以为求仙方术,游售于世。这样的人就叫方士,或方术之士。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时将方术分为四类,即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后汉书·方术列传》中: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相、遁甲、堪舆等等。古人将一切技艺皆称之为方术,不过我们这里所讲的乃是那些宣扬长生不死,认为服食及祭祀可以成神仙的人所兜售的神怪奇方。 我国古代传说的方士有籛铿「彭祖」.容成.歧伯.素女等。史籍记载最早的方士则为周灵王(五四五至五七一年)时的苌弘。《史记·封禅书》: 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所谓设射狸首,即汉代魔腥巫术,足见方士苌弘乃巫觋之遗绪。 战国时的方士及巫觋,专事服食与祭祀,他们只有方术而没有理论,与诸子百家相比较,显然黯然失色。战国末期出了个方士叫驺衍,他将阴阳五行说相生相克的原理与社会朝代之兴衰更替结合,更推而论社会事物之变化。驺衍因此而得显于诸侯,从而也启发了其他方士。《史记·封禅书》中说:自齐威.宣之时,驺衍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由于秦始皇幻想获得不死之药,因而方术之士十分活跃。得到秦始皇宠信的第一个方士便是徐巿(福)。《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遗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巿入海求神药,数年不得,费多,恐受谴,对始皇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继徐巿而得宠信的有燕人卢生和韩终、侯公、石生等。他们为秦始皇求仙人羡门及高誓及不死之药,均归渺茫。卢生入海还,托以鬼神事,奏箓图书,说: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卢生还说秦始皇: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凌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始可得也。秦代法酷,方不验辄死。因求仙药不得,方士卢生等潜逃。秦始皇大怒说:……悉召文学方士甚众,欲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今闻韩等去而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卢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秦始皇迁怒于诸生,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他的长子扶苏向他解释诸生与方士不同,秦始皇更怒将扶苏远谪边地,北监蒙恬于上郡。 秦始皇之后,最宠信方士的便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个得他宠信的是方士李少君。《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汉武帝.帝尊之。李少君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神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汉武帝信了李少君的话,于是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后李少君病死,汉武帝不说他死了而说化去,又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其后又有亳人薄诱忌奏词泰一方。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帝,谓能以方术夜致武帝已亡之王夫人及灶鬼之貌,得拜文成将军,获尝赐甚多;后因以帛书饭牛,云牛腹有奇,武帝查觉后诛杀文成将军。又有胶东宫人栾大,谎言尝往来海中,曾见仙人安期、羡门之属,黄金可成,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武帝宠信栾大,拜为五利将军,栾大常羽衣,夜祠欲以下神,栾大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史记·孝武本纪》载,后来栾大以方术不验被诛。又有齐人公孙卿,为武帝至东莱山候神。这时武帝令入海求神仙的方士达数千人,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计。公孙卿还说仙人好楼居,武帝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延寿观,使公孙卿设具而候神人。一概终无所验,武帝始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自元光二年(前一三三年)遣方士求神仙,到征和四年(前八九年)才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中间经过四十五年之久,此时汉武帝已六十八岁。他曾对群臣自叹曰: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资治通鉴》卷廿二《汉纪十四》)《汉书·艺文志》对神仙及专务神仙术的方士,作了一段评论: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生死之域,而无怵惕于眠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为多,非圣王之所以数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总之,方仙道所信奉的神仙说,也就是以后道教的最基本的信仰与特征,方士们所行之术,如人主微行方、祠灶、谷道.却老方、求仙术、候神、望气、导引、祠泰一、夜祀下神方、斗旗方、按摩方、芝菌方、重道延命方、烧炼等等,也都是后来道教所信行的道术。道教源出神仙家,方仙道为道教前身,这是历史事实。 由于方仙道方术不骤,受到社会的攻击,信仰和专务神仙说与方术的人,便不得不改弦更张。这就使神仙家有所分派,同源而异说,一派是仿效驺衍的方仙道,另一派是继起的依附黄老之学的黄老道。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