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燕王,独闇将施寻轻轻松开,踱步到窗边去。
他之前确实是不喜欢胡惟庸,但还没到要问关朝事的地步。然阴差阳错扯上关联后,再见到燕王,便将他的斗志心激发起来了。现在的明朝初建,百年来受蒙元种族歧视的汉人翻身做主,万众一心地举天欢呼。朱元璋又是微寒出生,非常注重民生,所以无论怎样,他都会选择朝廷,站在燕王那边。
再来自己跟老师席应真学习多年,会一些面相之术。燕王眉宇间的阴鸷,是挡不住的王者气。先给燕王九字方针,且看他怎么用罢。何况上次燕王回去后,当日十公主就给自己送了上好茶叶来,已算是表明对九字方针的谢意了。
“施寻,前几日我给丞相看过一首诗……”独闇推开两扇窗,仰头望天,天上一片辽阔:“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四年前在北固亭,写这诗本是一时发泄之举。可如今见得某人,便将心中种子重新挑动。施寻,我想让那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权相这事,还不想退出。”
虽然早就知道他的一生,可这话一出,还是让施寻愣在了门边。明知故问道:“某人是朱棣?”
独闇回眸,纠正她的称呼:“是燕王!”
“为什么会是他?”
“前几年妙智庵没有后,我游历到安徽,正巧是皇上安排诸皇子到民间体验生活那段时间。燕王亲民,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那朱标也是啊!”
“他是太子,这乃分内之事,何况太子身份令得注视他的眼线太多,不得不为之。但燕王不同……”独闇说着又仰头看天,阳光顺着他清癯脸颊滑到修长优美的颈项,嘴角弯起一抹俊逸的弧度:“人生半途,终见一光。”
好似囚禁笼中的鸟,终于遇到可以放他飞翔的主人。
此情画面也不由让施寻想到了一句话:也曾少年风发意气,梦想一日十万八千里,鞭长莫及又马不停蹄!
她急急走近他的身子:“所以你是想利用胡惟庸,跟燕王多多接触?更甚者说,你是想用扳倒胡惟庸,送给燕王当一份礼物?”
一语中的,独闇定睛看她,长远地分析道:“丞相结局虽然注定,但也只是当下的皇权和相权之争而已。如今诸子前往各地就藩,朝廷本意是想加强边防,满屏皇室。但这事不可长久,汉高祖刘邦给诸子封王,导致诸王之乱;唐朝封诸子,导致安史之乱;如今又是诸子为王,藩王的势力早晚会独霸一方,朝廷远不可控。所以将来,必有一乱!”
是的,朱元璋大肆分封诸子为藩王,并掌管兵权的初衷,是想保朱家天下永固。但他没想到的是,各地藩王的势力发展太快,到他执政晚年就已经到了威胁中央的地步。本有前车之鉴可参考的,但现在的朱元璋就是做了这个决定。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将所有权力都揽到皇家手中,即使权力被分散到了各地藩王,但好歹也是他朱姓子孙。
嗯,有远见!施寻点头,佩服独闇的政治敏锐力。可他是神么?他怎么就知道朱棣将来必定有一番作为?人家大头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
独闇垂眸,将两侧敞开的衣袍理理。理衣服的时候唇角勾勾,笑得有点凄清:“浪迹数十载,难得遇到有令眼前一亮的某人。可是我已人生半途了,所以没有时间没有余地,只想将所学能有所用。”
史书中对姚广孝早年的记录很少,要了解他的人,就只有观他留给后世的文。施寻看过他的所有文,他的文中有些是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有些是言外之意的山河万里,有些就如他此刻的失意表现,是被社会边缘化了的出家人,对渴望入世的积极欲望!
可他怎么老用“人生半途”这四个字!
施寻抓住独闇理衣服的两手,大拇指按在他的两个手背上,紧紧地摁捏,两眼稳稳地盯住他,仿似在传导某种力量。
黑袍妖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