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终都是默默地、静静地、又暖暖地让施寻在他的羽翼下前进。有时候施寻会感动心起,又无比幸运,就会忘我地盯住他出神。他的反馈,从来都是义无反顾、从没想过结果的微笑。每当那时候,施寻都会低下头抿起嘴角,又热泪盈眶。长大后的独闇,真的给了她太多太多的安全感。她二十四年来,第一次体会到了做小女人的快乐,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着护着的感觉。
一路去台州五天时间,两人没再谈过感情。但心灵之音,早就在同步鸣响……
……
彼时的方孝孺二十二岁,还未入朝为官,还未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在台州,却已是赫赫有名,主要源起“一路扶灵柩”事件。
方孝孺其父曾任山东济宁知府,奉公守法,入《明史-循史传》。后因“空印”事获罪而被处死。方孝孺一路扶持父亲灵柩,从山东归台州家乡安葬,哀情感动了两路的人们。
再加之方孝孺本人,自年幼起就十分机警聪明,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乡亲们称他为“小韩愈”。成年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是当朝太子师,门生遍布天下,但无一人可及他。他反而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
父亲冤死后家道中落,方孝孺也曾因病卧床不起,家中粮食断绝。有仆人向他报告,他却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粮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啊!”
最终方孝孺的事迹传到五百里外的南京(此时金陵已改名为南京,定为京师),朱元璋的耳里。朱元璋欣赏他不纠结于父亲的案件,不记恨于朝廷,仍以天下学识为己任,又是宋濂(当朝太子师)的得意门生。宋濂在皇宫多次向太子和朱元璋提及,方孝孺美名远扬,此次丧事后,便被朱元璋召唤至京。
......
我习惯卡情节断章,就难免会出现有的章节字数偏少有的偏多的情况。这章差点字,所以就在此啰嗦一下吧。
本文走的历史路线,以女主的视角展示男主的一生,风格偏正剧。为了极大可能的尊重历史,所以文中的年龄段、时间线、故事线都参考了很多资料,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尽量还原原型人物。当然此文中也不会出现多少你爱我我爱他误会猜疑之类的东西,也不涉任何宗教禁忌之类的另类感情,所以想看那方面的宝宝可以劝退啦。当然想看历史权谋的,积极书评哦。
黑袍妖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