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3
超小超大

5-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7-3)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借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古代的税收制度:夏代每家五十亩地而行‘贡’法,商朝每家七十亩地而行‘助’法,周朝每家一百亩地而行‘彻’法。这三法的实质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助的意思。龙子说过:‘田税最好的是助法,最不好的是贡法。’贡法是综合若干年的收成得一个平均数。丰年,谷米撒得遍地都是,多征收一点也不算暴虐,却并不多收。灾年,收到的秸秆连肥田都不够,却非收足那个平均数不可。作为百姓父母的君主,却让他们一年到头辛苦劳顿,结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养不活,还不得不借高利贷来交足赋税,最终使老的小的只能到沟壑中去等死,这怎么能算是‘为民父母’呢?做大官的享受世袭的田租收入,滕国早就实行了。〔为什么老百姓却不能有一定的田地收入呢?〕《诗经》上说:‘雨先下到公田,然后再下到私田!’只有助法才有公田有私田。这样看来,即使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详细翻译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人民。‘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教射箭的意思。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学’这个名称,三代都这么叫。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明白人的伦常。诸侯、卿、大夫、士都明白了人的伦常,小老百姓自然会一团和气亲密无间了。这时如有圣王兴起,也一定会来学习效法,这等于做了圣王的老师。《诗经》说:‘岐周虽然是古国,国运却焕然一新。’这是赞美文王的诗。你努力实行吧,也来让你的国家气象一新!”

详细翻译

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孟子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女尊之绝色亲王(又名锦瑟无端) 连载中
女尊之绝色亲王(又名锦瑟无端)
梅香家的涟漪
【已完结原创女尊】穿越成为女尊国最美的皇女,似乎桃花运有点多。各种美男纷涌而来,处心积虑地勾引,身为软妹子的她属实有点惨。注:本文非女强文,......
265.4万字4个月前
薛平贵与王宝钏之龙钏 连载中
薛平贵与王宝钏之龙钏
清宁一夏
未经本人允许,不准将内容截屏发到其他地方,一经发现,必究
5.0万字4个月前
大唐荣耀4 连载中
大唐荣耀4
筱沫美
张公公陛下,你现在出去的话,会延误登基大典的李俶皇帝不行,就算要延误登基大典,朕也要见珍珠沈珍珠皇后冬郎,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我在南方修养个一......
2.5万字4个月前
刁蛮小姐姐 连载中
刁蛮小姐姐
莱歌儿
系统空间
13.5万字4个月前
重生:我的强者王妃 连载中
重生:我的强者王妃
豌了一个碗
她是借尸重生的元帅!!!他拥有多重身份!!!当他们意外遇见时,是福是祸,是好是坏……
2.1万字4个月前
初栀 连载中
初栀
JIANGG
南城不知从何时起流传着一个传说,少女们只要将自己心悦之人所喜爱的花塞入亲手做的荷包中,就会受到花神的祝福,若有缘必能长长久久、相伴一生。——......
4.8万字3个月前